張德江「四優勢四作用」為港參與「一帶一路」指明方向(林建岳) – 評論文章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昨日在「一帶一路」高峰論壇發表重要講話,明確指出香港在「一帶一路」建設中具備區位、先發、服務業專業化和人文等四個獨特優勢,中央支持香港在綜合服務平台、資金融通、人文交流、深化與內地合作共同開闢「一帶一路」市場等四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昨日在「一帶一路」高峰論壇發表重要講話,明確指出香港在「一帶一路」建設中具備區位、先發、服務業專業化和人文等四個獨特優勢,中央支持香港在綜合服務平台、資金融通、人文交流、深化與內地合作共同開闢「一帶一路」市場等四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據亞洲開發銀行在2010 年發表的報告,在2010 至2020 年間,亞洲區內的基建投資需8 萬億美元,而亞洲開發銀行預測每年批准的貸款額只有約130 億美元,亞投行目前的資本額也只有1,000 億美元,資金缺口極大。香港在融資和發展各類金融產品方面,可以為亞投行作出不少貢獻,令亞投行能擁有更豐厚的財力,在區內投資基建,為區內的競爭力打好基礎。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視察香港,掀起了「一帶一路」的旋風。香港擁有良好的法律制度是眾所周知、毋庸置疑的事實。為配合國家「一帶一路」的發展戰略,香港可以憑藉自己的法律優勢,為「走出去」的中國企業以及「走進來」的外國企業,開創一片法律新天地。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訪港行程來到第二天,今天將是行程最重要的一天,特別是他將會出席一帶一路高峰論壇發表演說。政商界都期待他在不同場合的講話會為香港社會帶來一些清晰的訊息,為香港把脈之餘,亦可以為香港未來經濟指點一下迷津。
「一帶一路」是國家的重要發展戰略。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來港出席「一帶一路高峰論壇」並作主題演講,顯示中央高度重視對香港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的重要作用。當前全球經濟危機重重,香港必須抓住「一帶一路」機遇大膽走出去,開拓新的市場,捕捉新的商機,為香港注入巨大的持續發展動力。在這個過程中,香港的商會扮演很重要角色。作為香港歷史最為悠久且具有廣泛國際聯繫的商會,香港總商會能夠聯繫各界,接觸全球,把商家、企業家、政府和世界各地商業連結一起,發揮互利共贏作用,既貢獻國家,又造福港人。
主管港澳事務的全國人大委員長張德江,來港主持「一帶一路高峰論壇」,並會見包括泛民議員的香港各界人士。近年社會對立情緒高漲,不少港人糾纏於無謂的政治紛爭,錯失推動經濟發展的良機;這次張德江訪港,除了有提振香港經濟的意義,還釋出善意,顯示中央願意與香港各界接觸。社會應藉機思考如何擺脫分化和對立局面,重新凝聚正能量。
「一帶一路」是國策,是國家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金融界最關注的是作為「一帶一路」金融平台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亞投行)的發展。亞投行的首要任務,是協助與「一帶一路」相關的國家和地區發展基建項目,包括鐵路、港口、橋樑、機場等基礎設施。這些國家的基建成績在國際排名並不突出,亞投行在這方面大有可為。
「一帶一路」是國家促進亞非歐共同發展、實現共同繁榮的重要倡議。香港有近水樓台之利,工程界應坐言起行,積極參與區域合作。事實上,基建先行的「一帶一路」將為本港工程界帶來大量商機,而香港工程界又具備人才充足、管理先進、與國際接軌等優勢,只要善於發揮,積極抓住「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對基建需求的機遇,香港工程專業不僅可更上層樓,也可以為這些國家的發展作出貢獻。
「一帶一路」戰略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發展戰略,它將引領中國經濟由改革開放時期的「世界加工廠」,進一步提升為二十一世紀的「世界經濟樞紐」。如果說過去三十多年的改革開放是國家借助歐美先進國家的資金、技術和市場發展的道路,那「一帶一路」就可視為中國全面利用全球資源和市場的新發展策略。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即將來港進行官式訪問,大家對他的到訪帶着不同的期望。到底張德江委員長會帶什麼禮物、什麼信息給港人?經濟居多,還是政治居多?筆者認為可從香港現時政局找到蛛絲馬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