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識科應轉為選修科 (梁美芬) – 評論文章
最近看到在香港長大的海外華人丘成桐教授狠批香港中學教育以及通識科的言論, 我十分贊同。筆者在大學教書十幾年,2008 年成為香港立法會議員,當時身兼兩名中學生母親的我,痛斥教育局推出的香港教育新課程,尤其是通識科及中國歷史科課程出現嚴重問題。
最近看到在香港長大的海外華人丘成桐教授狠批香港中學教育以及通識科的言論, 我十分贊同。筆者在大學教書十幾年,2008 年成為香港立法會議員,當時身兼兩名中學生母親的我,痛斥教育局推出的香港教育新課程,尤其是通識科及中國歷史科課程出現嚴重問題。
喺東京舉行嘅發佈會,旅發局推出四條全新宣傳片,由港人嘅角度去遊歷香港、感受香港,帶領旅客跟隨我們腳步發掘最地道旅程。我哋仲請到兩位日本「香港迷」義務做「代言人」,一位係人氣強勁嘅影星水原希子,另一位係銀座久兵衛主廚今田洋輔,我即場頒發「星級香港迷」證書多謝佢哋支持。今年旅發局會繼續加強海外市場嘅推廣,以及舉辦mega event並加入更多新元素,希望可以吸引更多過夜旅客,做旺本港旅遊業,做足「好客之都」的宣傳。
送猴迎雞,相信不少香港人都期盼新一年風調雨順,政通人和,新特首能聆聽各持份者聲音,平衡各界利益,不偏福利民粹,促進經濟發展。我期望政府積極推展利民政策,在發展經濟以改善民生的大方向下,於退休保障、標準工時、取消強積金對沖等重要議題上,認真考慮商界的意見,以大眾福祉為依歸,妥善施政。我期望新特首能考慮商界的實際需要,長遠落實有利營商的措施,令市民安居樂業,共享經濟發展的成果。「人人有工開,個個有錢使」。
農曆新年是許多人一年中最期待嘅節日。記得小時候,老人家話過年最緊要係有「年味」,享受一家團圓嘅傳統節日喜慶氣氛。香港每年都有好多「年味」十足嘅賀歲盛事,包括年宵花市、花車巡遊、煙花匯演、賀歲賽馬等等,旅發局亦一直推廣呢啲應節活動,希望可以吸引更多旅客來港過年,體驗別具本地特色的「年味」。乘辭舊迎新之際,在這裏祝各位讀者雞年大吉大利,更祝香港新一年風調雨順。
年三十晚是一家人團年的日子,祝願大家齊齊整整,團團圓圓!銀猴辭舊歲,金雞報春曉。過去一年,若有未如人意,請把舊事抹去,明天又是一個新開始了!回望過去一年,香港發生了不少事。由農曆新年的旺角騷亂,到立法會選舉前後的確認書事件、宣誓風波,再到上月特首梁振英宣布不爭取連任引來群雄逐鹿……時局變化之快,豈是我們能夠預料。雞年是充滿挑戰和變化的一年,我期望,新特首能夠帶領港人裝備自己,從危機中找到機遇。「年年有餘、歲歲和睦」,亦是港人對新一屆政府的期望。
今年是本屆政府最後一份《施政報告》,政府在扶貧安老助弱趕緊派糖,建議將「長者醫療券」的受惠年齡由七十歲降至六十五歲,繼續推行獎券基金的第二階段「長者社區照顧服務券試驗計畫」,加推「福建計畫」,向選擇移居福建省的合資格長者每月發放「高齡津貼」;又斥資二百億元大量增加共五十四項體育設施,其中有近八項屬九龍西區內的新項目,當中都是市民長期爭取的設施。
特首在今年的施政報告中提及加強《基本法》教育,教與學並重。筆者歡迎特首接納大家的意見,增加年輕人的基本法教育。但在具體落實上,筆者雖認同中國歷史科及基本法有小部分有交叉點,但基本法的教育卻不能零零散散地只滲在中國歷史科各時代裏面便算了事。
港產電影多年來風靡全球,近至東南亞、遠至美加,有華人嘅地方,就有香港電影。時代在變,電影產業也在變,近年香港電影在拍攝製作上不斷創新,加入更多新元素,包括電影題材、拍攝地點、演員製作人、以至合作方式等方面都有更多新嘅嘗試。
行政長官梁振英發表其任內的最後一份《施政報告》,繼續貫徹其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的施政理念,在把握國家發展機遇,推動本港經濟,覓地建屋,扶貧養老方面均推出多項具體政策,亦可見特首有心為香港的長遠利益多做實事,是務實穩健的一份報告。然而,一些工商界關注的問題不但沒有解決,在福利及民粹的社會風氣下,像取消強積金對沖、標準工時、最低工資等政策的推出,更對工商界帶來不少壓力,長遠而言勢必會影響本港的競爭力,拖累經濟發展。
香港絕對係美食天堂,不但港式地道美食琳瑯滿目,世界各地嘅菜式亦都應有盡有。熟悉我嘅朋友都知道,我向來鍾意到處搵美食,比較大型食肆,有時身處鬧市之中嘅小餐館反而更加精緻、更具特色。不過近年一些出色而受歡迎的餐廳,可能因為成本壓力等原因,逐漸消隱、買少見少,十分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