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港產科技 助國探月 (林健鋒) – 評論文章

踏入二○一九年,國家航天科技發展再傳捷報。「嫦娥四號」探測器經過二十六天飛行,在月球背面登陸,令中國成為第一個派出探測器成功登陸月球背面的國家,創下太空探索史的重大突破。更令人鼓舞的是,香港理工大學的科研團隊亦參與其中,他們研發的多項技術應用於是次創舉的關鍵領域。香港不乏高質素的院校和人才,政府應投放更多資源,鼓勵更多年輕人投身科研,實踐夢想。

誰加入遊行 民陣雙重標準 (梁美芬) – 評論文章

民間人權陣綫(「民陣」)於元旦日舉行大遊行,並以政府總部東翼前地「公民廣場」為終點站。今年民陣遊行容許鼓吹「港獨」人士於其中,甚至讓港獨代表上台發言。值得留意的是,新聞報道講,今年其實亦有「愛護香港力量」(下稱「愛港力」)的人士要求加入遊行隊伍,卻不獲批准,更被遊行組織者問他們是否認可民陣遊行目的;民陣負責人不批准愛港力參加遊行,亦不讓愛港力在遊行中高舉宣傳品,愛港力與民陣一度為此造成衝突。

調查指五成多人輪候急症室逾兩小時
九成人不悉查閱輪候時間
經民聯促醫管局整合資源便利市民輪候應診

經民聯今日(1月6日)公佈,聯盟早前就「公立醫院急症室輪候情況」進行問卷調查,34.2%受訪者對急症室輪候情況不滿意及十分不滿,有54.9%受訪者需用2小時或更長時間輪候急症服務,90.4%受訪市民不知道醫管局網頁及手機應用程式實時公布急症室輪候時間。經民聯提出七大建議,包括政府認真檢視醫療系統不勝負荷的情況、醫管局應加強宣傳及整合不同手機應用程式等,以便市民掌握急症室及取藥的輪候時間,減輕輪候時間過長的問題。

華仔 支持你 (林建岳) – 評論文章

劉德華事隔八年重踏紅館,上月十五號就開始一連二十場《My Love Andy Lau 劉德華 World Tour – Hong Kong 2018》演唱會,希望同歌迷觀眾一齊度過聖誕跨年。可惜喺上星期五晚嗰場,華仔因為喉嚨發炎突然失聲,無法繼續演出。嗰晚我一知道,我同好多朋友都好擔心佢嘅情況。之後亦知道佢病況唔輕,往後幾日幾場演唱會亦都受到影響。

擁護法治 締造政通人和 (林健鋒) – 評論文章

新年伊始,首先祝願各位心想事成,身體健康!繁榮安定是香港市民的共同願望,我們能夠生活於如此安全的城市,是警務人員多年以來努力工作成果,亦有賴所有港人共同遵守法紀和維持社會秩序。我期望,社會各界能夠繼續促進經濟民生發展,放下政治紛爭,積極發聲,真正做到「政通人和」!

居安思危 應對貿戰 (張華峰) – 評論文章

中美貿易戰近期的發展可謂峰迴路轉。2018年12月初,中美兩國領袖在G20峰會晚宴會面後,旋即就中美貿易戰達成90日休戰協議,但轉頭爆出華為第二把手、副董事長兼首席財務官孟晚舟被指涉嫌違反美國對伊朗的制裁禁令,遭到加拿大應美方要求拘留,等待引渡去美國受審,令中美貿易戰擴大至科技戰的意味甚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