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促進和睦 (林健鋒) – 評論文章

新年快樂!踏入二○一六年,祝願各位身體健康,生活如意。新一年,新開始,不少人都會在年初訂立目標,列出接下來想要做的事。對香港而言,我認為今年的目標應是「把握機遇、籌劃未來」。香港貿易數據連月下跌,零售及旅遊等行業亦表現遜色,這無疑為部分企業帶來挑戰,但同時提醒我們不能倚靠舊有營運模式,企業必須作出轉變,適應新的市場環境。美元強勢,加上外需持續疲弱,我們要拓展新的市場,把握新的機遇。

退保制度不能只靠商界 (林健鋒) – 評論文章

強制性公積金制度作為退休保障的一部分,自二千年推出以來,社會對回報率、管理費等問題,批評之聲不絕於耳。然而,最近關於退休保障的討論,有人將問題歸咎於強積金對沖機制,意圖將僱員退保的責任推向僱主,這既無助解決退休保障,反會製造更大的問題。

高鐵不能「一拖再拖」(林健鋒) – 評論文章

廣深港高鐵香港段工程的延誤及超支問題再成為關注焦點。本周特區政府公布與港鐵公司達成協議,將工程費用「封頂」,由原訂的六百五十億增加至八百四十四點二億,超出的部分將由港鐵公司承擔,工程完工日期亦由原訂的今年推遲二○一八年第三季。增加的工程費用需要到立法會尋求撥款,一旦再拖,恐怕損失的就不止是日益增加的工程費,而是難以評估的經濟成果和社會效益。

硬幣收集計劃 – 書面質詢 (林健鋒)

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於去年十月推出硬幣收集計劃(收集計劃),以流動方式收集硬幣,為市民在現有銀行體系以外提供多一個硬幣兌換為紙幣或用作八達通增值的渠道。該計劃設有兩輛收銀車,輪流停駐全港18區,收集市民儲存的硬幣。據報,市民對收集計劃反應熱烈。

發展經濟 改善民生議案 – 發言 (林健鋒)

主席,陳克勤議員今天提出“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的議案,這8個字亦正正是香港經濟民生聯盟(“經民聯”)的口號。經民聯自成立以來,一直秉持以“工商帶動經濟、專業改善民生”的理念,希望能夠發揮我們工商界和專業界別的力量,推動經濟發展,令香港有更充足的資源投放在各項民生工作上,令市民的生活環境得以改善,令香港社會長遠可持續發展…

建造業人手短缺 – 書面質詢 (林健鋒)

據悉,儘管建造業連續八年大幅加薪以吸引及挽留人手,而當局亦已加強建造業的職業培訓,但建造業仍面對人手不足的問題。此外,由於培訓場地和設備不足,所以部分訓練課程(例如重型機械操作)未能增加學額以應付需求。有意見認為,鑑於本港有多個大型基建工程項目即將展開,當局應認真探討進一步輸入外地勞工(「外勞」)的可行性…

商界需時適應競爭法 (林健鋒) – 評論文章

今個星期日是區議會選舉的大日子,請各位市民把握機會,利用手上一票,選出能夠代表到你的區議員。除了十一月二十二日之外,還有一個大日子,就是今年十二月十四日將全面實施《競爭條例》。儘管商界仍然認為相關指引未夠清晰,不少問題仍有待釐清,但我們亦期望競爭法能夠為香港帶來更公平的競爭環境。

減少爭拗 提升效率 (林健鋒) – 評論文章

本屆立法會最後一年的會期在周三已經展開。新一個會期內,多項具爭議的議題將會繼續在議會中發酵,加上明年中將迎來立法會換屆選舉,每逢選舉必有政客製造大量議題催谷選票,社會將會繼續高度政治化,在目前緊張的行政立法關係之下,相信政府施政舉步維艱,立法會亦繼續是爭拗和拉布的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