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停車場面積豁免盼全面寬免 以減成本提效(龍漢標) – 評論文章

特區政府於2011年推行「可持續建築設計指引」,當中降低了停車場的整體總樓面面積寬免水平,停車場只有在建於地底及有條件配備電動車輛充電裝置的情況下,方可獲100%的總樓面面積寬免。政府原意是鼓勵興建更多地下停車場,以減低對環境及景觀的影響。

本港八大優勢創造「AI+」更多可能(吳永嘉) – 評論文章

人工智能(AI)是現今全球科技競賽的主軸。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強調,持續推進「人工智能+」行動,將數字技術與製造優勢、市場優勢更好結合起來。在AI 競賽場上,美國本來處於領先位置,但今年初國產AI 大模型Deep-Seek 的面世,顛覆了過往的遊戲規則,打開雙核心格局。

善用海岸資源 開發旅遊新熱點(盧偉國) – 評論文章

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主任、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曾鼓勵香港各界要樹立「香港無處不旅遊」的理念。香港作為國際都市與旅遊樞紐,旅遊業對於帶動本港經濟發展有很大貢獻。特區政府成立文化體育及旅遊局,促進文體旅三個範疇融合發展。

「北都」全速推進 商界靈活迎新機遇(龍漢標) – 評論文章

在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國務院總理李強發表的政府工作報告,明確表示支持香港、澳門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深化國際交往合作,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北部都會區(下稱:北都)作為香港未來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不僅推動本港經濟轉型,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更為港商帶來前所未有之機遇,關鍵在於如何掌握創新思維,靈活應對新形勢。

打造香港成世界第四大電影節(林建岳) – 評論文章

三月,春暖花開。月初我在北京參加全國兩會,回港後,近日忙於香港國際影視展(FILMART)的連串活動。今年兩會明確了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的目標任務,為實現「十五五」良好開局打好基礎,更釋放出中國堅持以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對外開放賦能世界的重大信息。兩會釋放出多種政策紅利,亦為香港帶來更多發展機遇。

深刻領略全國兩會精神 以新界所長貢獻國家所需(劉業強) – 評論文章

2025 年全國兩會三月中在北京勝利閉幕。回顧過去一年,環球政經形勢複雜多變,地緣政治動盪不止,我國在以國家主席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實現百分之五的經濟增長目標,同時穩步發展新質生產力,紮實推進高品質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

啟德盛事 靈活變通(林健鋒) – 評論文章

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將於下星期首次移師啟德體育園舉行,緊接其後還有亞洲巨星演唱會等國際盛事。體育與文化盛宴將在港展開,是向世界展現香港活力的黃金機會。雖早前出現些許瑕疵,不過我相信政府和園方已經溝通妥當,有合適的方案解決問題。園方需以最高標準迎接未來挑戰,應以靈活思維化解矛盾,讓盛事成為香港的「金字招牌」。

北都區發展如箭在弦 優化換地程序可達雙贏(龍漢標) – 評論文章

北都區的片區開發如箭在弦,特區政府強調必須提速、提效,加快片區發展,這亦是社會各界的共識。片區面積龐大,涉及大量原址換地申請和政府收地的程序。筆者就此議題在3月19日的立法會會議上作出口頭質詢,發展局局長回覆指,政府分別於2019及2024年在北都區首個進入建造階段的新發展區古洞北/粉嶺北,合共收回2,498幅私人土地,涉及總面積達178公頃,補償金額高達312億元。足見這一大片且數量眾多的土地回收過程是否順暢,將關繫到北都區發展所需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