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客」示威挫港旅遊業 (林健鋒) – 評論文章
三月份訪港旅客人數比去年同期下跌百分之八,不論是內地還是海外旅客都有所減少,而剛過去的復活節假期,旅客數目更錄得雙位數字的跌幅,訪港內地旅行團亦較預期少,酒店入住率只有約六成,業界人士形容現時市道是「沙士」後最差。
三月份訪港旅客人數比去年同期下跌百分之八,不論是內地還是海外旅客都有所減少,而剛過去的復活節假期,旅客數目更錄得雙位數字的跌幅,訪港內地旅行團亦較預期少,酒店入住率只有約六成,業界人士形容現時市道是「沙士」後最差。
你有夢想嗎?文憑試中文科以「夢想」為作文題目,學生可選擇寫作「夢想看似不切實際,其實很有意義」,抑或「夢想看似很有意義,其實不切實際」。題目一出,即引來社會熱話。
機場第三條跑道是關乎本港未來發展的重要基建,建成後將為本港增加額外三千萬人次的客運量。未來五十年,三跑道系統將額外帶來四千五百五十億元的經濟利益。然而公布計畫以來,社會上都有一些質疑及批評的聲音。一個龐大的計畫,市民有不同意見實屬正常,但對於坊間一些混淆視聽,誤導市民的說法,政府應該通過不同渠道釐清事實,多作正面宣傳。
繼英國宣布加入由中國牽頭成立的亞洲基礎設施銀行(亞投行, AIIB),德國、法國和意大利亦表示會成為亞投行的成員國。亞投行成立的目的是向亞洲地區的基建項目提供資金,鼓勵整個亞洲地區共同發展,加強各國聯繫及經濟一體化進程。
政改第二輪諮詢結束後,二十七名泛民議員聯署,揚言會以「捆綁投票」方式,否決以人大「八.三一」決定為基礎的政改方案。泛民的舉動,除了引起市民不滿,也惹來中央不滿。有傳媒引述消息指,全國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兼《基本法》委員會主任李飛,原本計畫下月四日來港出席《基本法》活動,並與泛民議員會面,但基於泛民對推動政改缺乏誠意,已決定取消訪港安排。
連日來在多個水貨熱點上演的所謂「光復行動」,引起全港有識之士譴責。激進的蒙面示威者不分青紅皂白,只要問一句「你是不是水貨客」,答案稍不滿意,即施以粗暴攻擊—— 推倒長者、向人家的拖篋猛踹、凌辱婦孺、小孩給嚇至惶恐大哭?? 一幕幕令人髮指的片段,透過傳媒和社交網站的發酵,受損的豈只是內地居民的感情,還賠上香港好客之都的形象!
隨着國家經濟發展日益成熟,區域經濟合作的重要性亦提高,習近平主席提出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及二十一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加強與周邊國家及地區的經貿關係,共同發展,實現共同致富的目標。領導人近年積極外訪,加強與周邊地區的經貿合作,提升與其他國家的關係,並且已取得多項成果,在貿易定單、基建投資、人民幣結算、出入境限制、能源供應等各個領域簽署合作協議。
財政司司長曾俊華發表新一份《財政預算案》,不僅推出多項紓緩措施,減輕市民生活負擔;更提出不少投資未來的政策,推動多元發展,為下一代及香港未來發展做好準備。可以說,這份《預算案》是司長上任八年以來,最全面、最具遠見的一份。我期待有關的措施盡快獲得立法會通過,令市民早早受惠。
歲晚臨近,不少內地旅客來港辦年貨,加上水貨客蜂擁掃貨,令到上水、屯門、沙田等地人頭湧湧,居民怨聲載道。日前更有人號召市民上街,向旅客粗言辱罵,店鋪紛紛落閘避風頭,情況令人憂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