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經費要加碼 (梁美芬) – 評論文章
講到教育投入,政府官員經常不忘提醒教育經費佔政府整體開支的比例。在剛公布的《施政報告》,特首梁振英再次強調「教育經費佔政府整體開支約五分之一,是各個政策範疇之冠」。
講到教育投入,政府官員經常不忘提醒教育經費佔政府整體開支的比例。在剛公布的《施政報告》,特首梁振英再次強調「教育經費佔政府整體開支約五分之一,是各個政策範疇之冠」。
首先回應一下陳偉業議員剛才提到,我曾指香港殖民地政府當年是採用“摸着石頭過河”的政策理念。在彭定康年代,我當然不是當時的立法局議員,但我1985年在大學修讀政治及行政學系三年級時,曾拜讀前立法局主席黃宏發先生一篇文章,他在文章中形容當時的殖民地政府的公共政策是“摸着石頭過河”,相信這說法亦已被很多人廣泛引用。
主席, “摸着石頭過河”是殖民地政府的一個治港方針,回歸至今已經15年,我們希望政府千萬不要“摸着石頭不過河”。今天討論施政報告,當中有些政策是過往前數屆政府遺留給現屆政府的炸彈,包括房屋、教育和人口等。
立法會上星期辯論「幫助中產」的議案,連我在內發言的議員有三十多位,足見這是個大家十分關注的議題。其間同事們針對稅務、置業、租金、醫療、子女教育開支等各方面闡述,促請當局推出更多支援中產的措施。
最新公布的施政報告,政策重點是解決房屋問題。面對市民置業安居的強烈訴求,特首梁振英在出席立法會答問大會時,罕有地連續用了幾個成語:分秒必爭、寸土必爭、「全民搵地」、大興土木。
人生在世,要過得快樂,活得有意義,就需要懂得加減乘除。加減乘除不是做算術而是掌握做人的道理。有些人用「加」法增廣見聞,增加品德修養,給自己加分;有些人用「減」法減去壞習慣,減少犯錯,避免傷害他人…
最近,政圈盛傳「外傭稅」將隨着新一份《施政報告》,正式壽終正寢。「外傭稅」正式名稱為「僱員再培訓徵款」,原意是開徵作培訓本地勞工之用;然而,自○三年起開徵起,歷經五年便被凍結,延宕至今,這個似有還無的稅種正處於十字路口。
主席,今天郭榮鏗議員的議案內容,我相信沒有人會反對。其實,大家所針對的是如何表達會更好。談到香港的法律制度和“一國兩制”,我們必須從普通法和《基本法》談起。
香港作為國際大都會和發達經濟體系,經常在各項大小國際評級上名列前茅,像過去多次被評為全球最自由經濟體、國際最繁忙空運港口、以至近年全球商鋪租金最高、住宅樓價最貴,甚或全球人均壽命最長等,大家對此可謂司空見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