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訂議規 重回正軌 (林健鋒) – 評論文章
就着立法會《議事規則》的修訂動議辯論,本周進入白熱化階段。反對派依然冥頑不靈,為求拖延而無所不用其極。議會外他們紮營叫囂、企圖號召群眾包圍立法會,一招接一招向建制派施壓;議會內,他們鑽盡空子,提出休會辯論、中止待續、規程問題,以阻撓審議修改《議事規則》的決議案。
就着立法會《議事規則》的修訂動議辯論,本周進入白熱化階段。反對派依然冥頑不靈,為求拖延而無所不用其極。議會外他們紮營叫囂、企圖號召群眾包圍立法會,一招接一招向建制派施壓;議會內,他們鑽盡空子,提出休會辯論、中止待續、規程問題,以阻撓審議修改《議事規則》的決議案。
經民聯多名區議員、社區幹事及支持者今日(12月14日)上午在立法會示威區請願,表達聯盟支持立法會盡快決議修改《議事規則》、讓立法會重回正軌的訴求。受立法會反對派「拉布」所累,聯盟六位立法會議員只能趁「點人數」時間到場接收請願信。經民聯主席盧偉國指出,立法會「拉布」導致不少民生政策及撥款申請受拖延,影響民生及社會發展,修改《議事規則》能撥亂反正,令議會重回正軌,符合市民期望。
美國參議院上周通過總統特朗普提出的稅改方案,包括將企業稅由三成五大幅降至二成,亦簡化稅階,減輕個人稅務負擔。預計新措施可以吸引更多企業投資美國,鼓勵在海外的美國公司撤回美國本土,刺激美國經濟。
經民聯領導層今日(12月5日)與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會面,就2018至2019年度《財政預算案》表達聯盟意見,並向司長提交以「發展工商 成就專業 惠澤民生」為題的建議書,內容涵蓋旅遊業、創科發展、金融服務、稅務寬免、支援中小企、土地規劃及完善教育和醫療等11個範疇、共65項具體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的建議。
港珠澳大橋及廣深港高鐵快將開通,蓮塘口岸亦將建成,兩地陸路的連繫將有利粵港澳大灣區內的物流轉運。要進一步加強區內的「無縫連接」,政府應進一步優化稅制,打通粵港澳三地的人流、物流及資金流,加強區內不同城市的互聯互通。
全國人大常委會基本法委員會主任李飛日前在港出席基本法研討會時,提及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直言未能立法的不良影響已經「有目共睹」。事實上,「港獨」一詞近年甚囂塵上,我們看到大學生甚至中學生公然在校園內播「獨」、立法會議員在莊嚴的會議廳宣「獨」,激進分子肆無忌憚地在球場觀眾席噓國歌……「港獨」思潮無疑已像毒瘤般日漸蔓延。香港作為國家的一部分,作為法治社會,應有更全面、清晰的法例去維護國家安全,讓市民及特區政府有法可依。
正當全球上演人才爭奪戰,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公布的《二○一七年世界人才報告》顯示,香港的人才競爭力蟬聯亞洲首位,惟全球排名較去年顯著下跌三位至第十二位;反觀新加坡則上升兩位,對香港步步進逼。
自違法「佔領運動」後,所謂「本土」、「自決」以致港獨等反對派激進勢力逐步衍生。如今更有變本加厲的之勢,他們不斷在大專院校甚至中小學校園鼓吹港獨等分裂國家的行為。這些事件不但令人痛心,更向特區政府敲響警鐘,一方面需對國民教育工作提高重視,另一方面亦應依法懲治這些危害國家安全,分裂國家的行徑。
立法會正辯論《施政報告》致謝議案,各黨派議員在議事堂侃侃而談,陳述己見,這情景近年實在少見。特首林鄭月娥當選至今,一再釋出善意,希望與不同立場的議員溝通,全港市民都見到她為修補關係所作的努力。可惜,一個巴掌拍不響,反對派仍然關上溝通大門,拉布變本加厲,市民至今尚未見到行政和立法之間攜手同行。
剛過去的十九大擘畫了中國未來藍圖,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多次提及「人民美好生活」一詞,反映經濟發展的目標,是改善人民生活。近年國家的經濟及文化發展迅速,其中部分城市的本地生產總值(GDP)已超過香港。香港不能故步自封,必須利用「一國兩制」的優勢,緊握國家發展機遇,與國家共享十九大的「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