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善用盈餘 投資未來 (林健鋒) – 評論文章

新春將至,首先我藉此提前向廣大讀者拜年,祝願全港市民身體健康,心想事成!

過去一年,股市樓市暢旺,政府的賣地及印花稅收入可以說「盤滿鉢滿」。不少傳媒都估計政府今年庫房「大水浸」,盈餘過千億。市民都十分期待新年過後宣讀的《財政預算案》能夠與民同樂,推出更多「派糖」措施令市民可以「開心過肥年」。然而在盈餘充裕之下,政府既需要考慮市民的需要,更應未雨綢繆,好好利用盈餘籌劃未來的發展,以彌補我們過去幾年因為政治紛爭所落下的差距。

鼓勵工商界投資創科

特首林鄭月娥上任以來提出理財新哲學,並落實兩級利得稅制,令工商界眼前一亮。她亦指出,《預算案》可以「大膽一點」,以投資性為主,創造長遠利益。我認為這個方向是正確的。財政司司長在去年的《預算案》中,預留了七百八十億作安老及殘疾人士院社及康復服務、二百億作體育及康樂設施、一百八十億用作教育,以及一百億用於創新及科技發展。隨着老齡化社會的到來,預留大量資源用作安老及教育事業,令社會維持可持續發展是投資未來的一部分。

但相比之下,對於未來的發展,特別是創新科技,改善營商環境方面則仍有很大提升空間,去年的一百億用於創新科技發展只能說是杯水車薪。如何鼓勵工商界投入創科事業,還須通過科研扣稅、人才培養、院校研發、更新過時法例等多方面配套,配合政府的《香港智慧城市藍圖》的計畫,共同營造科研氛圍,令科研成果商業化,才能全民受惠。希望在新一年的《預算案》中,政府在這方面的投放能大刀闊斧,膽大心細,不能因噎廢食而導致創科發展繼續停滯不前。

照顧中產 增稅務寬免

亦有意見提出,「派糖」倒不如派錢來得實際。然而,「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派錢非長久之計,而公帑亦應用得其所,避免浪費。因此,除了必要的關顧基層及N無人士的措施之外,政府更應針對中產、中小企等納稅人的訴求,以適當的「派糖」減輕他們的負擔。中產人士常怨言是有交稅無福利的一群, 政府可通過增加免稅額,減免薪俸稅以及醫保退稅等措施,可令他們多個錢傍身,在刺激本地消費之餘,亦可提升他們的生活質量,實現自我價值。

(刊於  星島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