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經民聯晤財政司司長
就《財政預算案》提逾百項建議
促設官方機制應對貿易戰
撤烈酒稅刺激旅遊飲食業

經民聯領導層今日(12月13日)與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會面,就2019至2020年度《財政預算案》提交建議書。建議書內容涵蓋12個範疇,共113項具體建議。為應付中美貿易糾紛,聯盟建議政府成立專責應對貿易戰的工作機制,由行政長官親自領導,並給予企業更多技術及財政支援,助工商界應對美國的關稅措施;又促請特區政府主動與東盟、中亞或非盟等國家和地區協商,提供優惠政策,協助港企開拓海外產業園區或經濟專區。

經民聯六周年慶典暨晚宴隆重舉行
近千嘉賓到賀 聯盟立法會議員再添新成員

香港經濟民生聯盟今晚(12月11日)於香港海洋公園萬豪酒店宴會廳舉行六周年慶典暨晚宴。晚宴筵開逾80席,近千名嘉賓蒞臨到賀,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中央駐港聯絡辦副主任譚鐵牛院士,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副特派員宋如安,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務司司長張建宗、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律政司司長鄭若驊,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會主席梁君彦及特區政府和中央駐港聯絡辦官員、社團領袖、政商界名人、傳媒機構代表等,晚宴冠蓋雲集,非常熱鬧。

講少句 當幫忙! (林健鋒) – 評論文章

中美雙方達成九十日的「休戰協議」,讓連月以來的緊張氣氛本應得以緩和;可是,香港各界不能掉以輕心,因為現階段有關危機並未完全化解,近日股市顯著波動,反映國際社會高度關注談判進展;另邊廂,一些別有用心的政客,近月紛紛獲安排到美國「反映香港情況」,他們名義上是談經貿,實際上卻是講政治,針對香港問題對北京作出一些不盡不實的指控。我真的不明白,他們是想救香港,抑或害香港?

團結齊心 改善民生 (林健鋒) – 評論文章

一六年立法會換屆選舉後,多名反對派前議員故意將莊嚴的宣誓儀式變為鬧劇,結果被法庭裁定宣誓無效,喪失議席,也令這幾年來香港要一而再、再而三浪費數以億計公帑進行補選。上周日九龍西補選,獲建制派支持的陳凱欣成功當選,所得票數比李卓人、馮檢基兩人的總和更多,足見市民認同建制派的理念。

全面部署 分散風險 (林健鋒) – 評論文章

中美貿易戰拉鋸多個月之際,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展現開放姿態,旗幟鮮明反對保護主義;另一方面,今次美國中期大選後兩黨各執一院,國會出現互相制衡的情況,貿易戰的未來發展仍存未知之數。無論最後結果如何,中美貿易戰為香港各行各業帶來多方面的影響,香港都應作出全面、長遠的應對部署,並分散投資風險。

因應形勢 檢討辣招 (林健鋒) – 評論文章

近期受中美貿易糾紛影響,經營環境充滿不確定性,中小企面對不少困難,特別是美國加息後,銀行變得更審慎,增加了企業融資貸款的難度。不過,當中小企打算將公司資產向銀行抵押套現,卻要面對相當嚴格的按揭限制,現時以工商物業向銀行申請按揭取得貸款,按揭成數上限僅三至四成,中小企難免會擔心萬一業務出現問題,周轉不靈,豈不是隨時令寶貴資產血本無歸?

橋鐵俱備 共展大灣 (林健鋒) – 評論文章

廿載籌劃,經年建造的世紀工程項目——港珠澳大橋終於在本周二,由習近平主席隆重宣布開通並正式投入使用。這項國家工程、國之重器、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將大大縮短港澳及珠海的陸路行車距離,將珠江口的東西兩岸緊密連接起來,為實現粵港澳一小時生活圈,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提供了堅實的保障。

為下一代謀福祉 (林健鋒) – 評論文章

《施政報告》破天荒提出「明日大嶼」填海計畫,消息一出,市民普遍樂見政府有決心解決土地房屋問題,然而反對派卻大潑冷水,抨擊政府「沉迷基建、倒錢落海」;輿論亦高度關注公帑是否用得其所,庫房會否入不敷支等,以致過去一段時間,政府幾乎處於「捱打」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