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啟明街方為上策 (梁美芬) – 評論文章
就這次啟明街五十一號事件,當局在發現結構存在風險後要求住戶馬上遷出,人命關天,本來無可厚非,但筆者認為有關部門在處理手法上可以更人性化,更好地兼顧居民的處境。
就這次啟明街五十一號事件,當局在發現結構存在風險後要求住戶馬上遷出,人命關天,本來無可厚非,但筆者認為有關部門在處理手法上可以更人性化,更好地兼顧居民的處境。
香港不應怕競爭,應該對周邊城市和地區的發展感到高興,使香港可以有更多的互動。與其擔心上海自貿區會與香港競爭,不如將眼光放在機會處處的自貿區,尋找合作機會,讓東方之珠與東方明珠互相輝映。
近期內地科網巨股阿里巴巴擬來港上巿,因為想爭取特殊待遇,被證監堅拒,為證監博得掌聲;認為其有份協助堅守了香港,至少是股壇的核心價值-同股同權的公平原則,對維護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起了正面作用。我想好的事情是應該表揚,但如果有些事情監管當局做得不對,我們也要發聲。
阿里巴巴以合夥人制度在港上市,引起廣泛爭論,在該公司暫時擱置香港上市計劃後,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9 月25 日在其網誌撰文,繼續為阿里巴巴上市開路。情況不禁令人擔憂,更令筆者深感:值得香港金融市場信賴和全力支持的應該是一個良好的上市審批制度,而不是一位高舉個人英雄主義的決策者。
在本港,「隱青」過去被誤解為純屬自暴自棄的一群,甚至和「雙失」青年混為一談,導致社會未能提供適當的輔導和支援,幫助他們走出心中的籠牢。當局如今若能亡羊補牢,及早正視問題並予以處理,相信仍為時未晚。
想到本港愈趨繃緊的政治氣氛,究竟最終是否也會化險為夷?實令人關注。我在想,究竟香港何時生了個怪病,怎會一有小小的風吹草動,都立刻揚起滿身敏感的政治病,隨後是鋪天蓋地式的口誅筆伐。曾經這個以包容理性、言論自由見稱的城市,失去了細水長流的耐性,卻充斥著暴虐的躁動與低壓。
即使立法會早於○六年已通過《防止殘酷對待動物(修訂)條例草案》,將有關罪行的最高刑罰從罰款五千元及入獄半年,大幅提高至罰款二十萬元和監禁三年,但虐殺動物的案件仍時有發生,且犯案手法一次比一次兇殘,彷彿是在挑戰社會道德良心的底綫。
近期,上海成立自由貿易區(下稱上海自貿區),會否對香港構成威脅的問題,成為了本港政商界關注的焦點。而我們香港友好協會訪京團,周三(18日)便趁與身兼政治局常委的全國政協主席俞政聲會面之便,觸及了此一熱門話題……
筆者最近幾篇文章已指出,教協的佔中教材偏頗,在此不再詳述,只稍作補充。教育局跟考評局聯合編訂的《通識教育科課程與評估資源套》,就單元二今日香港法治與社會政治參與一部分,「建議教師在安排教學進程時,先讓學生掌握相關概念及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