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幫助隱青走出心中籠牢 (梁美芬) – 評論文章

近十多年來互聯網的迅速發展與普及,令大家真正實現「足不出戶能知天下事」。可是,正如過去不少新興科技一樣,互聯網的興起,既帶來了無窮的方便,卻也可能衍生出不少前所未見的社會問題;當中,「隱蔽青年」的現象,就很值得我們關注。「隱蔽青年」或簡稱「隱青」,是指那些長期足不出戶、不上學、不工作、不少終日躲在家裏上網、沒有任何正常社交,甚至與同處一室的家人也甚少交流、自絕於社會的青少年。這類在心靈上「自我放逐」的年輕人不是近一兩年才出現,只是直至近期社會才對「隱蔽青年」這個現象有較深的認知,並開始視之為一個社會問題加以探討。

對問題認知仍屬初步

有志願團體發表的研究報告指出,○五年時估計全港的「隱青」約有六千人,但隨着金融海嘯後青少年失業率持續高企,恐怕「隱青」的人數早已在不經不覺間以倍數上升。這群「隱青」多為三十歲以下,有八成以上為男性,一般「隱蔽期」由三個月至兩年不等,有的更長達五、六年之久。他們當中六成只有中學學歷,不少更是中途輟學;有七成從未接受任何職業技能訓練。他們白天倒頭大睡,晚上則通宵達旦上網或打機,極少外出,與家人關係通常處於冷淡甚至惡劣,長年累月如是。

其實不僅香港,鄰近的日本、南韓和台灣,都同樣面對着「隱青」這個社會現象,並早已作出相應的研究和推出支援措施,香港在這方面顯然落後於人。當中,日本是最先就「隱青」作專門系統性研究的地區。「隱青」在日語中被稱為「繭居族」,這個名詞由當地精神科專家齋藤環醫生在九八年率先提出。據他估計,全日本有超過一百萬「隱蔽青年」,其中最年輕的「隱青」只有十三歲,隱蔽期最長者更達十五年之久。台灣近年也開始關注到「隱青」現象(當地稱之為「草莓族」);有學者更警告,若繼續忽視這個問題,社會不僅會損失大批人力資源,二十年後待這群「隱青」步入中年,屆時社會更將會湧現一個新世代的貧窮和失業階層,加劇貧富懸殊。

提供輔導 重拾積極

據悉,日本政府與民間組織近年主要是通過兩方面去支援「隱青」,包括向「隱青」及其家人提供輔導和協助,以及將問題提升至公共政策的層面,鼓勵「隱青」參與集體治療,鼓勵他們重拾積極性,踏出家門再次融入社會。香港與日本等地的社會發展水平相當,但對「隱青」問題的認知和研究還處於起步階段,也許能借鑑一些上述地區的經驗。

在本港,「隱青」過去被誤解為純屬自暴自棄的一群,甚至和「雙失」青年混為一談,導致社會未能提供適當的輔導和支援,幫助他們走出心中的籠牢。當局如今若能亡羊補牢,及早正視問題並予以處理,相信仍為時未晚。筆者多年來,一直呼籲政府成立青年創業基金,當局較早前提出設立五億元的「社會創新及創意發展基金」,鼓勵年輕人開展創意創業之路,算是一個積極的回應。其實年輕人理應是對生命充滿熱誠、盼望和積極性的一群,只要社會能提供適當的配套和鼓勵,幫助他們找到自己奮進的方向,他們定必能發光發熱、畫出彩虹。

(刊於  星島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