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促合作 拓出路 謀發展 (盧偉國) – 評論文章

財政預算案下周三將由政府答辯,其後表決。儘管今年的《財政預算案》是現屆特區政府最後一份預算案,整體而言積極務實,應予支持。我認為,在推動產業發展、促進區域合作、優化政府職能等方面,特區政府可以更加進取,貫徹「應使則使」的原則,投資於未來,為香港開拓新出路,並確保本屆和來屆特區政府對於一些長遠發展策略的承擔,保持相關政策的延續性。

大學性欺凌事件應予譴責 (梁美芬) – 評論文章

最近港大性欺凌事件鬧得沸沸揚揚,社會上議論紛紛。香港教育制度的弊病,又豈是一句「傳統」或「校園文化」能概括?筆者明白不少人正在努力改善通識教育科的考核以及教與學的問題,亦同意造成年輕人這種道德紊亂的現象有很多因素,但由於通識科的課程可以有更多時間給學生及老師的思想空間,因此,筆者期望通識科日後可以發揮更多在品格培養的角色。

自詡民主 真的文明? (林健鋒) – 評論文章

美國聯合航空因為超賣機票,竟以粗暴手段拖走一名六十九歲的華裔男乘客,事後還振振有詞,指該名男子「不願合作、好勇鬥狠和生事」,隨即被其他乘客踢爆航空公司「講大話」。事件除釀成世界級的公關災難,激起全球大批旅客擺搭及聲討,更令人深深反思,究竟自詡「民主公義」、「尊重人權」的美國,實際上有多尊重種族平等、有多捍衞民主自由?

「一地兩檢」法律透視 (梁美芬) – 評論文章

「一地兩檢」主要是不同司法管轄區在執法上的協作,國際上非常普遍,主要都是為了不同地區人民交通上的便利。只要大家拋開政治偏見,開放眼界,看看世界及過往深圳灣口岸的成功實踐,落實一地兩檢並不會侵害「一國兩制」,反而可促進「一國兩制」的成功。這種合作模式並不會違反基本法,萬一出現管轄權的爭議,法律上亦有不少原則可參考,不涉及任何「主權」的問題。

對症下藥 提升港醫療服務 (盧偉國) – 評論文章

最近,就如何改善本港的醫療服務,立法會有一番討論。作為醫院管理局成員,我了解到港九新界各區居民對醫療服務的訴求與現有設施之間仍存在相當大的落差。經民聯過往亦多番促請特區政府增撥資源,以及加強公私營醫療協作。我認為有關當局必須對症下藥,全面檢討及提升醫療服務的水平。

齊齊分享回歸喜悅 (林建岳) – 評論文章

旅發局近年舉辦多項大型旅遊盛事,希望吸引更多旅客,豐富佢哋嘅旅遊體驗,打響香港「盛事之都」嘅招牌。適逢今年係回歸二十周年,我哋嘅盛事活動亦會加碼,旅發局正籌劃今年夏日喺中環海濱舉辦大型嘉年華,除此之外,嚟緊嘅「龍舟嘉年華」、「香港單車節」、「美酒佳餚巡禮」等亦都會加入慶祝元素,希望可以有更多新意,讓旅客進一步感受到香港多元化嘅旅遊魅力。

優化計畫 發揮美食車效能 (林健鋒) – 評論文章

美食車先導計畫自推出以來,社會反應不一。我們認為,美食車應獲安排到大型本地活動及國際盛事,從而向遊客介紹香港的特色美食,增加美食車的影響力。只要政府能「拆牆鬆綁」,減少不必要的限制,經營者便可提高利潤。隨着計畫逐步成熟,政府應考慮增加美食車的發牌數目及營運地點,甚至允許經營者自行尋求商業贊助,從而使更多中小企和小本經營者參與其中。

選舉事務處須徹底改革 (梁美芬) – 評論文章

全港三百多萬的選民資料以及一千二百人選委會的資料分別放在兩部電腦被盜走,保安如此鬆懈,選舉事務處負責人竟只回應「一向如此」。若然選舉事務處視每一個選民的資料為重要資料,就不會出現如此多的問題。偷竊者肯定是衝着全港選民資料而來,會否對未來的選舉造成搗亂及其他更多不可能預知的干擾,不得而知,輕則一句「以往一向如此」,實令人更加憂慮,現行的選舉事務處還潛在着多少錯?

不甘心 (林建岳) – 評論文章

特首選舉圓滿結束,三位候選人分出勝負後擁抱、握手、互相勉勵,上演令人開心一幕。林鄭月娥(Carrie)以七百七十七票當選新一任行政長官,將成為首位女特首。Carrie亦曾經喺一個論壇上提到,香港過去多年嘅GDP增長低於新加坡,佢話自己好唔甘心,呢番話講出我心聲。我睇過Carrie提出嘅政綱,佢喺稅務、房屋、教育等方面都有很多新構想,相信未來五年,佢會團結大家一齊同行,繼續把握機遇,聚焦經濟發展,帶領香港再創高峰。

選戰過後 重新出發 (林健鋒) – 評論文章

二○一七年特首選舉塵埃落定,林鄭月娥以七百七十七票當選,反映她在選委會以至社會各界均得到廣泛認同,屬預料之內,也是實至名歸。林鄭月娥在其當選感言中表明,其首要工作是修補社會撕裂。我期望,林鄭能夠盡快約見立法會不同黨派,並保持恒常溝通,改善行政立法關係。當然,「一隻手掌拍唔響」,溝通從來都是雙向。選舉過後,不同黨派及政見的人士都應該放下成見,支持政府發展經濟,改善民生,共建一個和諧、包容的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