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補國安漏洞 助港穩定前行 (林健鋒) – 評論文章

一年前,香港還是全球最自由經濟體;一年前,香港在全球最安全城市仍名列前十;一年前,市民返工返學不用擔心地鐵延誤、道路阻塞;一年前,市民周末的休閒娛樂去處無需考慮哪裏比較安全;一年前,打工仔女還不用為自己的飯碗擔憂……過去一年,由反修例風波引發的社會動盪、黑暴衝擊、政見對峙,深深困擾港人。加上持續數月的新冠疫情,更令本港經濟陷入前所未見的困境。局勢遲遲未定,反對派和外部勢力利用香港民眾,推動「港獨」、「自決」以及分裂國家,攬炒香港之聲,甚囂塵上。而此時,全國人大通過訂立港區國安法的決定,可以說是起到了定海神針的作用,給經歷了一年社會動盪的香港,帶來曙光。

設立中央強積金 (梁美芬) – 評論文章

俗語說「願賭服輸」,「牛唔飲水唔撳得牛頭低」,但這兩句話套用在強積金制度就不太適合。很多打工仔收到月結單或要退休時,見到投資回報「滿江紅」,但強積金公司依然穩袋不合比例的行政管理費都會深深不忿,也有人說「強積金」是「強逼金」。社會上一直有聲音,包括本人曾多次建議政府仿效新加坡「親自落場」做信託人,提供低行政管理費、投資回報更加穩健的基金計畫,促進市場競爭,或者容許純粹儲蓄,不涉及任何投資風險的選項給打工仔。

國安法必能體現各界意見 (張華峰) – 評論文章

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三次會議以極高票數,通過建立健全香港特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的決定,授權人大常委會制訂港區國安法。筆者完全支持人大常委會制定國安法,並根據基本法第18條,列入附件三在香港公布實施。同時,希望人大常委會及相關機構,在制訂及審議國安法的過程中,能夠多諮詢香港人意見,使到香港民意能在制訂港區國安法過程中體現出來。

反對派斷送了本地立法機會 (梁美芬) – 評論文章

2003年特區政府為《基本法》第23條進行本地立法受挫, 反對派自此食髓知味,每逢選舉都打着反對23條的旗幟,將23條不斷妖魔化, 勢令政府立法變得舉步維艱。過去一年,反對派藉癱瘓內會去拖延《國歌條例草案》,並揚言最終目的是要防止23條立法,又揚言若在立法會取得過半數,就會否決所有政府撥款和法案,以換取他們口中的「五大訴求」,否則誓不罷休,癱瘓香港。

理性看待國安立法 (林健鋒) – 評論文章

全國人大通過授權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港區國安法」及健全執行機制的決定草案,以堵塞香港現存之國家安全漏洞。我認為,有關做法能夠有效針對當前嚴峻的形勢、維護國家安全,又顧及了香港自身難以完成有關立法的政治現實,是當前最務實可行的做法,值得支持和肯定。社會各界應理性看待是次立法工作,讓香港早日重回正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