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設立中央強積金 (梁美芬) – 評論文章

  俗語說「願賭服輸」,「牛唔飲水唔撳得牛頭低」,但這兩句話套用在強積金制度就不太適合。很多打工仔收到月結單或要退休時,見到投資回報「滿江紅」,但強積金公司依然穩袋不合比例的行政管理費都會深深不忿,也有人說「強積金」是「強逼金」。社會上一直有聲音,包括本人曾多次建議政府仿效新加坡「親自落場」做信託人,提供低行政管理費、投資回報更加穩健的基金計畫,促進市場競爭,或者容許純粹儲蓄,不涉及任何投資風險的選項給打工仔。

小市民往往首當其衝

  香港早在七十、八十年代就討論過應否成立類似新加坡的中央強積金制度,最終決定由私人公司擔當基金信託人。但並非每個市民都有足夠理財知識去選擇適合的基金產品,在經濟下行時這群小市民往往首當其衝:二○○八至○九年金融海嘯,強積金的回報率就曾跌到負百分之二十五點九。而今年中美貿易戰和新冠肺炎疫情打擊環球經濟,根據一家強積金顧問公司指出,今年一至四月,每個打工仔平均虧蝕了一萬四千八百二十九元。

  目前有二十八個強積金計畫提供四百一十七個基金,但各家公司的強積金基金投資表現參差。即使是經濟股市向好時,也有很多基金跑輸大市,有些進取形股票基金表現長期比穩健基金差,也有保本基金保不到本。雖然政府近年已推出了「半自由行」和「懶人基金」等多項行政措施,促進市場競爭以改善投資表現,基金開支比率已下降至平均百分之一點四,但仍然比外國類似計畫的收費高,例如智利、美國401(K)、台灣退休金制度都只是百分之零點五至零點九左右,反映行政管理費仍然有下調空間。

倡委託金管局落場管理

  新加坡的中央公積金是由主權基金負責管理,而且提供保證息率回報,所以儘管主權基金運作透明度低,回報也不亮麗,市民也尚算受落。政府可以參考新加坡的制度,委託金管局或者成立新的非牟利公營機構,「落場」提供強積金服務,以投資管理外匯基金的做法,提供進取、穩健、保本、懶人基金等幾種不同投資策略的基金,更可容許只做定期儲蓄。這樣能促進行業良性競爭,驅使私人強積金受託人提供更平、更好的服務,亦可選擇比坊間一些保本基金更加穩健或可以說是「零投資風險」的儲蓄方式。到時候打工仔可「半自由行」用腳投票,選擇最合心意的受託人。

  強積金已經運作二十年,總資產值達九千七百億元,足以向所有香港居民每人派十三萬元,是時候檢討強積金的未來方向。「中央強積金」可助解決現時行政管理費偏高的問題,而且政府和立法會議員監察金管局的投資表現較為容易,保障打工仔血汗錢真真正正用來退休養老,而不是只養肥了一批基金經紀及股市大鱷。

(刊於星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