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絕食再不能造神 (梁美芬) – 評論文章
絕食學生上星期向建制派議員發出公開信,希望建制派能促成學生與政府就「重啟政改」展開對話,我作為其中一位受文者,曾到過佔領區嘗試說服學生停止絕食,並與政府代表溝通,應以不公開形式進行。我此行明知不可為而為知,因為同學及佔領者必然要求「公開對話」,爭取傳媒曝光。
絕食學生上星期向建制派議員發出公開信,希望建制派能促成學生與政府就「重啟政改」展開對話,我作為其中一位受文者,曾到過佔領區嘗試說服學生停止絕食,並與政府代表溝通,應以不公開形式進行。我此行明知不可為而為知,因為同學及佔領者必然要求「公開對話」,爭取傳媒曝光。
在這兩個月,我見到社會出現了令很多香港人傷心的情況。自從有了這場非法佔領行動,我看到社會各個層面都很撕裂;在電視畫面中,充斥着一幕又一幕年輕人和警察間的衝突。每次看到雙方都因此有人倒地、受傷,實在令人痛徹心腑。
本人自2009年開始一直關心通識科的發展。就早前香港電台節目《千禧年代》中,席間有人認為我所述的案例以偏概全、踐踏通識教育科及教師專業操守,要求道歉。本人對此評論十分困惑。過去,本人收到超過900名家長的求助信,反映其中一些個案就說我是以偏概全,試問不用個案去指出問題,難道要抽象地「高大空」去討論?
香港之所以能成為國際大都會,治安良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背後實在有賴香港警察盡忠職守,出生入死,維持香港社會治安。在香港,即使是凌晨兩三點,巿民都可以安心地走在街上。反觀英國、美國,當地人會勸告你晚上十時後便不要離開房子,更會提醒你鎖緊門窗。由此足以證明,香港警察一直是全亞洲,甚至全世界最優秀的警隊,相信很多巿民都深深認同這一點。
香港中文大學早前公布的二○一三年「中大香港生活質素指數」顯示,港人的物業「負擔能力比率」創12年來新低。九龍區一個約400平方呎以下住宅單位的售價,相當於一個每月賺取2萬元(即全港家庭住戶每月入息中位數)的家庭14.19年的總收入,該年期高出二○○二年的4.68年兩倍以上。因此,高昂的樓價令剛畢業的大學生或新婚夫婦難以置業…
中國自從改革開放後,經濟、社會發展急速起飛,國民生活素質進一步提升,這都是從一小一小步演變出來。一九七九年成立經濟特區以來,鄧小平採取漸進式務實政策發展中國經濟,有了著名的「黑貓白貓抓到老鼠就是好貓」的論調。從歷史上,以上例子說明任何一個國家的成功,最好是通過和平演變。只有這樣才能為人民帶來長遠福祉。
主席,近日,當我每次在電視及政府總部外看到一些畫面和場面,內心都會感到很難過,彷彿自己在25年前的經歷又一一重視眼前。運動瀕臨失控,但佔領發起人卻仍然鼓動學生,令學生在罷課後因形勢所迫而無法撤退,一直被推到台前,警察成為磨心,而且總會有人對示威者和學生說目前事態並不嚴重,叫學生繼續留守,不要放棄。
近年來,香港年輕人積極參與社會及政治事務,從菜園村事件到最近「佔領中環」行動,年輕人永遠充斥着「英雄式」的激情衝昏頭腦,帶頭破壞社會秩序。就普選議題,繼早前大專生商討9月22日發動罷課後,平靜的中學校園也受罷課的風潮波及。
8月31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全票通過了香港政改決定,筆者相信大多數理性務實的香港市民均會歡迎決定,因為該決定證明中央對在香港實現行政長官普選的決心是堅定不移的,更意味着香港五百萬選民距離「一人一票」選出行政長官又邁進了一大步,由量變到質變。
近日每次看到電視的畫面,內心就十分難過。二十五年前經歷的悲傷彷彿又重現眼前——運動瀕臨失控、佔領發起人仍在鼓動學生,學生被推到台前,罷課後受形勢所逼沒法撤退,警察成為磨心。但總有些發起人對示威者及學生說事態不是那樣嚴重云云,叫學生留守不能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