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紀錄片談教育 (梁美芬) – 評論文章
閒時愛看電影,最近看了兩套紀錄片:第一套是《造就美國的人》(The Men Who Built America),影片用故事的形式描繪了美國從內戰結束到「一戰」,五十年間美國現代化的進程,特別以美國三大家族Rockefeller, Carnegie, J.P. Morgan,寫出顯赫的美國企業家如何透過掌握大時代的機遇創造了自己的事業,亦創造了美國。
閒時愛看電影,最近看了兩套紀錄片:第一套是《造就美國的人》(The Men Who Built America),影片用故事的形式描繪了美國從內戰結束到「一戰」,五十年間美國現代化的進程,特別以美國三大家族Rockefeller, Carnegie, J.P. Morgan,寫出顯赫的美國企業家如何透過掌握大時代的機遇創造了自己的事業,亦創造了美國。
香港的現有制度有不少吸引人之處。我現時在香港城市大學任教法律, 有兩名同事是來自法國的, 來港已有3年時間。在我和他們多次的溝通中,他們經常表示很喜歡香港的稅制,又指香港的低稅政策和簡單稅制深受法國人仰慕。
代理主席,香港由一個英國殖民地過渡到中國的特別行政區,在政治、經濟和法律方面都經歷了不少改變。改變不是完全因為回歸, 而是整個社會的大時代都在改變…
近日,聖保羅男女中學舉行的一場宗教課講座,引發同志議題爭議,緣於校方邀請精神科醫生主講題為「Is Homosexuality inborn or acquired」(同性戀是先天抑或後天所致)的講座,不但講者被「起底」,內容更被指立場偏頗,因而遭到支持同性戀的師生、校友及網民炮轟。
立法會針對政府2013 年度財政預算案的「拉布」,在歷時3 個星期後,終於在5 月14 日中午被主席曾鈺成「剪布」。泛民議員以集體缺席的方式來表達對主席裁決的不滿,建制派議員則繼續留守在會議廳對700多項修正案投票表決。
生病是很可憐的,尤其是患上長期病患。相信大家也知道,一個家庭中只要有一位成員是長期病患者,全部家庭成員,無論男女老幼,都會不開心。因此,如果能在醫療體制上幫助到他們,必定是一項很大的德政。
日前,有中學校長何滿添在報章上撰文,認為本人對通識教育的關注一定是有「政治動機」。我想說清楚一點,我之所以特別關注通識教育,第一、是因為它是一門新科目;第二、亦因為我收過不少持份者包括老師、學生及家長向我表達對通識科推行以來面對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