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緊急法排除制度障礙 以利香港高效抗疫 (梁美芬) – 評論文章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韓正日前在出席全國政協港澳聯組會時,希望委員全力做好抗疫,支持特區政府依法施政;以及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中,充分發揮本港優勢,化解經濟民生深層次矛盾。韓正副總理多次提及香港疫情令他揪心,特別是對長者和孩童確診者的關切,並特別提到這批長者是創造今天香港成就的人,社會要多加愛護。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韓正日前在出席全國政協港澳聯組會時,希望委員全力做好抗疫,支持特區政府依法施政;以及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中,充分發揮本港優勢,化解經濟民生深層次矛盾。韓正副總理多次提及香港疫情令他揪心,特別是對長者和孩童確診者的關切,並特別提到這批長者是創造今天香港成就的人,社會要多加愛護。
第五波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本港,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指示要把盡快穩控疫情作為當前壓倒一切的任務,確保香港社會大局穩定。在此疫情嚴峻之際,多個深切關注市民健康的機構包括HKMPPE香港口罩及防疫設備協會、「凝聚民心」組織、比亞迪BYD香港總代理聯大車行,共同合作展開抗疫關懷行動,捐贈10萬個口罩及防疫物資予經民聯,以透過經民聯社區網絡派給基層家庭、低收入人士及有需要人士等。組織希望可紓緩他們在購買防疫物資的壓力,也送上全港市民攜手一起團結抗疫的信息和正能量,在嚴峻疫情中互相扶持及多一點關懷。
第五波疫情極其嚴峻。每日過萬人感染、數十人染疫病逝;醫療系統瀕臨崩潰,無法入院治療的病人數量日增,很多確診者被迫留在家裏心急如焚,擔心感染同住家人。就在最危難之時,中央全力援港,大量人員及物資源源不斷地送到香港,極大地提振了港人戰疫的信心。
第五波疫情一發不可收拾,社會上要求國家支援的聲音如雷貫耳。筆者過去兩個月多次建議政府向中央求助,包括成立內地香港共同抗疫委員會、全民強檢、徵用校舍等場所、增建方艙醫院,以及必要時引用《緊急法》等,近日一一得到接納。香港正值兩年以來最嚴峻、最具挑戰性的時間,幸好有國家這個強大後盾,全面人力物力支援,特區政府必須履行好抗疫的主體責任,實現動態清零,交出令人滿意的成績,才能毋負中央託付,守好國家防疫的南大門。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今日透過視像發表新一份《財政預算案》,當中採納經民聯提出的超過50項建議,包括撥款540億元加強控疫防疫工作、派發一萬元電子消費券、設立租金開支扣稅及一系列支援中小企措施等。經民聯對特區政府在非常時期廣納民意,從善如流,面對財政壓力仍推出逾1,700億元的逆周期措施表示肯定和支持。聯盟認為,《預算案》整體著墨於抗擊疫情、紓解民困、振興經濟,投資未來,但疫情急劇變化,促請政府繼續及時體察民意民情,適時再推出紓困措施,團結社會各界一齊攜手戰勝病毒,走出疫境。
「一國兩制」舉世無雙,是歷代國家領導集體核心領導下的共同成果,正如《光明日報》數年前一篇文章提到,鄧小平先生創造性地提出一國兩制偉大構想,即在一個國家的前提下,實行兩種制度。當國家主體實行社會主義制度,港澳繼續實行回歸前的資本主義制度,並通過與英國、葡萄牙無數次的外交談判,順利解決了香港、澳門的主權和平回歸問題,完成了實現祖國完全統一的重要一步。
全球華人華僑都在歡度春節之際,2月4日冬奧開幕,舉國歡慶,香港卻爆發了第五波疫情。希望特區政府改變「執念」,對接內地抗疫策略和步伐,以利早日實現兩地正常通關。
香港中聯辦主任駱惠寧的新春致辭,提及良政善治是一個「過程」,實現這個願景,還有一些制度和機制需要建立健全,還有不少深層次矛盾和問題需要推動解決。駱主任採用「過程」一詞來看待良政善治,是很客觀與科學的觀點。他的致辭乃金石良言,除了為香港打下了強心針,同時亦再三提醒,特區上下要同心同德同力,好好配合國家政策,發揮自己獨特的優勢,將自己放在國家發展的大前提下,良政善治才可得以實現。
2022年1月12日,新選舉制度下產生的新一屆立法會舉行了首次大會,這是具有里程碑式意義的一天。良政善治在於人,始於此!新一屆議員當中,除了成功連任者外,還有不少是新當選的專業界、工商界精英,亦有不同專家、學者。充分體現了廣泛代表性、政治包容性、均衡參與性和公平競爭性的特色。「五光十色」之外,更是優中選優,對於推動實現良政善治、為民謀福祉,具有更積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