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疫後經濟轉型 (梁美芬) – 評論文章

隨着中央出手幫助,援港抗疫隊伍開始來港協助抗疫,我們感受到了來自祖國的溫暖,並增添了香港抗疫必勝的決心,我相信在「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形勢下,香港定能回復到原來的光彩。但是,疫後香港的經濟應該如何恢復,並能在大灣區內配合國家「一帶一路」規劃發展,建立起屬於香港特有的優勢呢?我認為至少要考慮行業數碼轉型,以適應未來社會的變化:

一、放下傳統包袱 決心轉型

過去,香港的支柱產業以金融業及房地產業為主,並贏得被世人認可、和紐約及倫敦統稱為「紐倫港」世界三大金融中心的美譽。然而,此優點亦成為了發展的障礙。在近20年高新科技發展中,其他國際城市以至深圳、上海等,盡佔信息化產業先機;在人工智能方面,香港亦落後於內地及美歐等地的先進城市。這方面的弱點在幾波疫情中已顯露無遺。香港的傳統產業及中小微企缺乏數碼轉型,包括現時幾乎停頓的旅遊業等,均欠缺數碼科技的基礎去在疫情危機中生存下來。政府自己的數碼化亦遠遠落後世界大趨勢,更不能與高速科技化、數據化的內地大城市比較,以致抗疫完全未能以數碼科技協助截斷社區內的大量隱形傳播鏈——專家在1月份早已對此有所警告。

過往對於科技發展的幫助,政府往往只有撥款以及場地資助而已,很多大型的創科計劃不久就被批評為大型房地產開發項目,創科只是配角;沒有令人記得的創新科研發明在香港落地並成為產業。無數價值無限的科研成果在香港無法落地,最後跑到內地或歐美其他城市去發展。今年《財政預算案》中提及檢視政府部門使用科技並改善,便是一個極佳的契機,將香港科研成果與市民日常生活結合,令香港市民必須對數碼化的生活習以為常,而政府及一些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中小微企,包括旅遊業,實乃必須轉型。

二、香港的再工業化 擦亮「數碼香港」

一眾中小微企不轉型的話,即使再補貼也會被淘汰。在2013至2019年間,本地生產企業數量已由9358間急跌至7251間,相關就業人數也由逾10萬減少至8.8萬,僅佔香港總就業人口的2.3%。有見及此,自2016年以來,《施政報告》提出關於「再工業化」措施,希望推動以新科技復興傳統工業、發展新興工業等。

作為大灣區的門戶城市,香港以其高水平的服務貿易和「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得到世界各地的青睞。香港也可以與周邊城市探討建立「前店後廠」的模式,香港可以建立研發中心,聽取產品用戶的反饋,並研發出符合客戶需要的個性化產品。

疫後正是轉型最好時機,趁大家還未完全摒棄傳統做生意及消費的模式的時間空檔,無論是政府或做生意的,必須發揮香港自身的高適應力,趕上數碼及人工智能的來臨,並反映在日常生活消費及行為模式當中,是疫後改變的第一站。

(刊於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