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扶助中小企 促進青年向上流動 (盧偉國) – 評論文章
環球經濟前景充滿不確定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最近率先把2019年環球經濟增長預測進一步下調至3.5%,為3年來最低的增長水平,顯示環球經濟正面對更大的下行風險。中央在短期內將公佈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規劃綱要,區域合作將出現新的機遇。香港要有效應對挑戰、把握機遇,政府應積極籌謀及善用財政盈餘,推出具針對性的政策措施,鞏固現有優勢,提升競爭力,推動發展多元經濟和區域合作。
環球經濟前景充滿不確定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最近率先把2019年環球經濟增長預測進一步下調至3.5%,為3年來最低的增長水平,顯示環球經濟正面對更大的下行風險。中央在短期內將公佈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規劃綱要,區域合作將出現新的機遇。香港要有效應對挑戰、把握機遇,政府應積極籌謀及善用財政盈餘,推出具針對性的政策措施,鞏固現有優勢,提升競爭力,推動發展多元經濟和區域合作。
距離英國脫歐的「大限」,尚餘不足三個月,但脫歐方案仍未獲國會通過,英國政壇亂局未平,後續會如何發展,仍是未知之數。社會環境會變,民意亦會改變,民調顯示英國民眾已厭倦脫歐鬧劇,有愈來愈多民眾希望二次公投,推翻一六年脫歐決定。不過法律不是兒戲,首相受英國和歐盟的法律限制,擬定的方案不受民眾歡迎,國會又不願承擔,英國脫歐就如一架全速向前的火車,但前方的路軌尚未鋪設。
經過五年工程、耗資二十七億港元的西九龍文化區戲曲中心日前正式揭幕。今年是粵劇被納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十周年,惟粵劇作品一直深受年長一輩的喜愛,香港青年大多感粵劇「老套」。筆者期望戲曲中心除呈獻優秀粵劇作品以外,亦可將粵劇所代表的嶺南文化推廣至年輕一輩,讓青年人更全面認識國家的文化及歷史發展。
近日facebook流行玩10 years challenge,筆者也想湊熱鬧,回顧一件與市民息息相關的民生政策十年前後的變化,就是法律援助制度。筆者加入立法會首個議員議案,就是在○九年建議政府全面檢討現時的法援制度,放寬申請法援及法律援助輔助計畫(俗稱中產法援)的資產上限,以及擴大現有法援服務的受理範圍,以涵蓋涉及身處內地的香港永久性居民的內地訴訟案件。
政府最近公佈《長遠房屋策略》,將2019-2020年度起的10年期房屋供應目標定於45萬個單位,同時將公私營房屋供應比例修訂為7:3。然而,沒有麵粉,何來麵包?如果建屋用地未能妥善規劃以確保長期穩定供應,任何長遠房屋策略都可能淪為「畫餅充飢」。社會各界必須就拓地建屋尋求最大的共識,據此作妥善規劃,力求避免「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香港人愈來愈注意健康同運動,跑步更由一股熱潮變成很多人的日常活動。上星期日,由「全城街馬」主辦的「香港街馬2019」就喺九龍東鬧市開跑,我都有去幫手主禮響槍,支持一下各位跑手,感受一下現場熾熱氣氛。當天早上天氣涼爽,跑手們都話有唔錯嘅表現。
踏入二○一九年,國家航天科技發展再傳捷報。「嫦娥四號」探測器經過二十六天飛行,在月球背面登陸,令中國成為第一個派出探測器成功登陸月球背面的國家,創下太空探索史的重大突破。更令人鼓舞的是,香港理工大學的科研團隊亦參與其中,他們研發的多項技術應用於是次創舉的關鍵領域。香港不乏高質素的院校和人才,政府應投放更多資源,鼓勵更多年輕人投身科研,實踐夢想。
政府正式宣布將於2 月1 日起將長者綜援的申請年齡由60 歲增至65 歲。現時本港年屆六十的長者可申領長者綜援,金額為每月3485 港元;長者綜援申請年齡提高後,60 至64 歲人士只能夠申領健全成人津貼,獲取金額亦會減少足足1000 元有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