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反對開徵股息稅 (張華峰) – 評論文章

對於不少納稅人或中產人士而言,都會覺得交稅絕不輕鬆,希望有機會減輕一下負擔,改善下生活壓力:尤其是自從回歸以來,我們經歷了幾場金融風暴,加上政府在推動經濟發展方面,始終乏善足陳,甚或反而令到不少中產家庭的收入減少。所以,政府好應設法減輕中產家庭在教育、醫療、住屋及供養子女等方面的經濟負擔。然而,對於有議員提出,打算開徵股息稅的建議,我就不敢苟同。

監察私家車泊車位符合尺寸標準事宜 – 書面質詢 (梁君彥)

《香港規劃標準與準則》就私家車泊車位所訂標準為5米長、2.5米闊及2.4米高。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一)現時全港的私營及公眾停車場的私家車泊車位分別有多少個;(二)當局在停車場設施啟用前,會否量度該等設施的私家車泊車位是否符合上述的標準;當局有否定期派員巡查私營及公眾停車場,以計算符合上述標準的私家車泊車位數目…

全面減稅議案 – 發言 (梁君彥)

香港奉行簡單稅率政策,財政管理制度相對簡單及清晰,我們商界並非反對合理稅制,但往往自稅收而來的公帑在重新分配後,並未能夠用得其所。經民聯支持政府利用公帑照顧有需要人士,但這些措施許多只是治標不治本,只能短暫紓緩市民的經濟困難。

如何應對上海自貿區的挑戰和機遇?(盧偉國) – 評論文章

據報內地還有其他省市向國家申請成立自貿區。香港可謂前有勁敵,後有追兵,面臨不進則退的危機。但內地推動成立自貿區,也為香港帶來新的機遇。關鍵在於,香港能否善用現存的優勢和尋求適當的定位,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呢?

公共行政角度看風災 (梁美芬) – 評論文章

在如此艱難的時刻,政府擔當的角色特別重要,一來要展現救援、重建的堅決態度,穩住民心,二來要協調人力物力,令救災工作得以順利進行。就前者而言,阿奎諾顯然不及格,沒有慰問幸存者之餘,還要調侃說「你還沒有死」,不但令世界各地人民側目,更令災民寒心。

贏掌聲不如贏美譽 (林健鋒) – 評論文章

前日,經民聯幾位立法會議員與特首梁振英及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會面,就《施政報告》及《財政預算案》提出意見。話題涵蓋如何推動社會向上流動、提升香港競爭力、加強城市規劃和改善民生等。其中有一點我特別關心,就是香港中產正面對向下游的趨勢。

香港的競爭力 – 書面質詢 (石禮謙)

根據世界經濟論壇的《2013-2014年世界競爭力報告》(報告),香港在涵蓋148個國家/經濟體的全球競爭力指數整體排名中,今年上升兩位,名列第七位。儘管整體排名有所進步,香港在數個範疇的排名顯著偏低(例如香港的小學和中學入學率的排名分別維持在第89和93的低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