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香港美麗家園 (林建岳) – 評論文章
兩個月來,非法的「佔領行動」堵塞交通、衝擊行政和立法機構,無視法治,損害香港國際形象和經濟民生,這不符合香港的整體利益,也決不是愛港學生所崇尚的民主。我們的民主發展不能違背基本法,更不能用非法「佔領行動」來破壞我們的法治,否則,每一位市民都淪為受害者…
兩個月來,非法的「佔領行動」堵塞交通、衝擊行政和立法機構,無視法治,損害香港國際形象和經濟民生,這不符合香港的整體利益,也決不是愛港學生所崇尚的民主。我們的民主發展不能違背基本法,更不能用非法「佔領行動」來破壞我們的法治,否則,每一位市民都淪為受害者…
現屆特區政府上任以來,施政舉步維艱,在推行和落實政策的過程中亦出現一些失誤,以致與市民的訴求和期望形成落差。有社會人士建議檢討特區政府的整體施政能力與組織架構。這或可為改善管治成效提供理性探討的方向,但現屆政府施政困局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原因,應就具體議題作具體分析。
樓價高企,青年人要脫離「無殼一族」並不容易。智經研究中心最近發表的研究報告指,年輕人的收入未能追上樓價升幅,年輕夫婦如果要購買一個四百呎的蝸居,即使「唔食唔玩」,仍然需要十四點四年才儲夠首期。
早前在街上重遇Keith,談及公司發展時,他言語間隱隱流露不安。事實上,Keith 才年約40歲,但已擁有自己開創的設計公司,在行內略具名聲,但他亦慨嘆營商環境日趨嚴峻,中小企面對的挑戰與日俱增,青年向上流動的空間收窄,得知經民聯會向政府提交2015年度《施政報告》及《財政預算案》建議時,他特別寄語經民聯要推動社會上游…
佔領行動已持續一個多月,給市民的工作、生活帶來諸多不便,小商戶生意及工商業運作受到影響,更嚴重的是造成社會撕裂;長此下去,對香港的未來及年輕一代發展必然蒙上陰影。
本人自2009年開始一直關心通識科的發展。就早前香港電台節目《千禧年代》中,席間有人認為我所述的案例以偏概全、踐踏通識教育科及教師專業操守,要求道歉。本人對此評論十分困惑。過去,本人收到超過900名家長的求助信,反映其中一些個案就說我是以偏概全,試問不用個案去指出問題,難道要抽象地「高大空」去討論?
佔領行動持續一個多月,社交網絡雖然提供了大量又快又新又有趣的資訊,但也成了謠言的集散地。不論撐佔領抑或反佔領的團體,甚至是政治中立的學者、校長、藝人、名人,亦難免受牽連。他們被改圖、被模仿聲綫、被模仿發文……有的是純粹幽默,有的是煽風點火。
香港之所以能成為國際大都會,治安良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背後實在有賴香港警察盡忠職守,出生入死,維持香港社會治安。在香港,即使是凌晨兩三點,巿民都可以安心地走在街上。反觀英國、美國,當地人會勸告你晚上十時後便不要離開房子,更會提醒你鎖緊門窗。由此足以證明,香港警察一直是全亞洲,甚至全世界最優秀的警隊,相信很多巿民都深深認同這一點。
一個月了。佔領行動未見終結之時,後遺症卻逐步浮現。道路癱瘓、商戶拉閘、社會撕裂、暴力肆虐、法治蒙污……更令人擔心是,中央與香港的關係,受到前所未見的考驗。如果你愛香港,這個月想必特別漫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