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屆政府如何開局? (林健鋒) – 評論文章
候任特首林鄭月娥當選前後一直強調要展現管治新風格,團結社會,改善行政立法關係。社會普遍期待林鄭能貫徹「敢說敢做、勇於承擔」的作風,與各界保持溝通,帶領新班子積極作為,落實有利經濟民生的政策,為香港帶來新氣象。
候任特首林鄭月娥當選前後一直強調要展現管治新風格,團結社會,改善行政立法關係。社會普遍期待林鄭能貫徹「敢說敢做、勇於承擔」的作風,與各界保持溝通,帶領新班子積極作為,落實有利經濟民生的政策,為香港帶來新氣象。
中聯辦法律部長王振民教授日前參加研討會時表示未來5 年香港不適合重啟政改,並希望香港好好用5 年時間先改善民生經濟的問題。一些反對派人士立即反駁稱:香港推行政改是國策,不是王一人說了算。
立法會恢復《二○一七年撥款條例草案》二讀辯論,我認為,今年的《財政預算案》基本上能夠與《施政報告》配合,並採納了經民聯提出的三十多項訴求和建議。除了三百五十一億元的一次性「派糖」措施,又決定以前瞻方式善用盈餘,可望惠及不同階層市民,並兼顧社會短、中、長期的部分需要。
第三十六屆金像獎頒獎典禮日前舉行,寰亞有份投資嘅《樹大招風》係「新老合作」,即係由三位年輕新晉導演許學文、歐文傑、黃偉傑執導,兩位影壇前輩杜琪峯、游乃海監製,今次可以囊括多個獎項,真係非常難得。香港電影業發展面對重重挑戰,合拍片逐漸成為香港電影發展嘅一條新路,電影行業要傳承同發展,就需要吸納更多年輕新血,只有努力開拓更為廣闊的內地和海外市場,才能再創香港電影嘅高峰。
由行政長官梁振英率領的政府考察團一連三日對粵港澳大灣區規劃下的其中六個城市進行考察訪問。是次考察行程緊湊,見聞甚廣,通過與廣東省政府的深入交流,令作為考察團成員之一的本人認為,大灣區城市群的發展絕非「紙上談兵」,港人應該看清形勢,把握國家提供的機遇,積極參與其中,為香港的未來發展走出新方向。
財政預算案下周三將由政府答辯,其後表決。儘管今年的《財政預算案》是現屆特區政府最後一份預算案,整體而言積極務實,應予支持。我認為,在推動產業發展、促進區域合作、優化政府職能等方面,特區政府可以更加進取,貫徹「應使則使」的原則,投資於未來,為香港開拓新出路,並確保本屆和來屆特區政府對於一些長遠發展策略的承擔,保持相關政策的延續性。
最近港大性欺凌事件鬧得沸沸揚揚,社會上議論紛紛。香港教育制度的弊病,又豈是一句「傳統」或「校園文化」能概括?筆者明白不少人正在努力改善通識教育科的考核以及教與學的問題,亦同意造成年輕人這種道德紊亂的現象有很多因素,但由於通識科的課程可以有更多時間給學生及老師的思想空間,因此,筆者期望通識科日後可以發揮更多在品格培養的角色。
美國聯合航空因為超賣機票,竟以粗暴手段拖走一名六十九歲的華裔男乘客,事後還振振有詞,指該名男子「不願合作、好勇鬥狠和生事」,隨即被其他乘客踢爆航空公司「講大話」。事件除釀成世界級的公關災難,激起全球大批旅客擺搭及聲討,更令人深深反思,究竟自詡「民主公義」、「尊重人權」的美國,實際上有多尊重種族平等、有多捍衞民主自由?
「一地兩檢」主要是不同司法管轄區在執法上的協作,國際上非常普遍,主要都是為了不同地區人民交通上的便利。只要大家拋開政治偏見,開放眼界,看看世界及過往深圳灣口岸的成功實踐,落實一地兩檢並不會侵害「一國兩制」,反而可促進「一國兩制」的成功。這種合作模式並不會違反基本法,萬一出現管轄權的爭議,法律上亦有不少原則可參考,不涉及任何「主權」的問題。
最近,就如何改善本港的醫療服務,立法會有一番討論。作為醫院管理局成員,我了解到港九新界各區居民對醫療服務的訴求與現有設施之間仍存在相當大的落差。經民聯過往亦多番促請特區政府增撥資源,以及加強公私營醫療協作。我認為有關當局必須對症下藥,全面檢討及提升醫療服務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