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民聯BPA
假如不剪布 (林健鋒) – 評論文章
主席剪布,在大部分市民拍手叫好之餘,也惹來一些批評,特別是早已表明既不拉布、又不准剪布的議員,突然現身在鏡頭前慷慨陳詞,指斥主席剪布錯、政府錯,彷彿只有他們所做的一切才是對的。
勿拖經濟發展後腿 (張華峰) – 評論文章
早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在北京接見經民聯成員時,明確提出他對香港經濟停滯不前的擔憂,指出香港現況「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並且認為香港不應凡事政治化,引起社會上一番熱議。
消防裝置及設備 – 書面質詢(盧偉國)
本年四月,一幢大廈的高層單位發生四級火警,但該大廈的消防栓失靈,增加救火工作的困難。有市民指出,該宗火警凸顯本港樓宇存在不少消防安全隱患。關於本港樓宇的消防安全,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應公平公正對待六個單元 (梁美芬) – 評論文章
前幾日,我在報上拜讀九龍華仁書院校長兼通識教育科委員會主席陳岡校長的文章,殷切希望能看到一些如何改善通識科的意見。可惜,陳校長卻將本人作為立法會議員切實反映家長及學生的意見,說成是「徹頭徹尾的教育政治化」,令我大惑不解。我想在此重申被誤解或被扭曲了的觀點。
登包山 做好漢!
經民聯「母親節-包山嘉年華一天遊」
自2005年在長洲復辦搶包山比賽以來,一連三個星期舉行的「包山嘉年華」一直深受市民歡迎。適逢今日(5月12日)是母親節,香港經濟民生聯盟區議員劉偉倫、地區發展幹事李德華及周秉謙舉辦了「長洲包山節預演一天遊」,一行360人浩浩盪盪往長州,參與這次一年一度的盛事。
通識科應正視的問題 (梁美芬) – 評論文章
去年暑假,一份教育局有份資助編制的《中國模式國情專題教學手冊》,因當中把中國共產黨的「民主集中制」形容為「進步、無私與團結的執政集團」,並把美國民主、共和兩黨輪流執政描繪成「政黨惡鬥、人民當災」,被反對派及包括教協在內的部分教育界人士批評為內容左傾,是一份別有用心的「洗腦教材」,更掀起了其後的一場反國教運動。
通識教材偏頗惹爭議 (梁美芬) – 評論文章
拜讀了方景樂先生的文章,就我近期提出了一些反映家長、學生及教育界人士對於通識教育科如何評核的憂慮作出了回應。我認為這種討論是好的開始,我之所以擔心將具有高度爭議性的政治議題作為公開考試的必答題,為的是要大家正視這門公開考試必修科現存的問題,包括師資、教材及考核的方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