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政策資源 推動青年發展(龐朝輝) – 評論文章

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香港回歸25周年講話中指出,港人要重視青年事務及發展,「青年興,則香港興;青年發展,則香港發展;青年有未來,則香港有未來。」本屆特區政府將原民政事務局改組為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希望透過制定整體青年政策,關注包括青年成長、學習、工作、居住等「四業」問題,達到培養青年對國家的認識、愛國情操、世界視野以及多元發展目標,特首李家超亦着力訂立《青年發展藍圖》,這將是政府為推動青年發展而制定的重要指導文件,除了勾劃出整體青年發展工作的願景、指導原則和主要工作方向,亦會列出相應的未來工作目標、行動措施及成效指標。

審理黎智英案須符合國安法原意(李超宇) – 評論文章

黎智英涉違香港國安法案將於12月1日開審,被告申請聘用英國御用大律師Tim Owen為其抗辯。高等法院首席法官潘兆初指本案的法律議題「尤其艱澀、複雜」,將影響本港法律發展,因此批准海外大律師Tim Owen代表被告出庭。就此律政司一方提出上訴申請,惟上訴庭於11月9日駁回上訴,維持批准Tim Owen出庭的決定。香港奉行普通法制度,黎智英案未來必定是香港國安法的重要判例,此案的發展將對本地法律發展造成根本性的影響。

經民聯林健鋒、吳永嘉立法會議員天水圍辦事處開幕
政務司司長陳國基主禮寄語續為街坊謀福祉

經民聯於天水圍天華邨開設的林健鋒、吳永嘉立法會議員辦事處今日(11月12日)舉行簡約而隆重的開幕儀式,以進一步擴展聯盟的社區服務網絡,把聯盟「推經濟、惠民生」的理念不斷向社區推進,切實回應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的「民有所呼,我有所應」重要期許。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陳國基蒞臨主禮,並寄語經民聯繼續為政府出良策、為街坊謀福祉,為市民創造更美好的生活。

放寬檢疫 穩中求進(林健鋒) – 評論文章

政府近日接連調整部分防疫措施,包括允許黃碼人士以「團進團出」方式遊覽主題公園等旅遊景點,又宣布將街市、超市及髮型屋等場所的疫苗通行證改為被動查核。我樂見當局在疫情穩定下進一步放寬防疫限制,同時促請當局優化現行入境檢疫措施,包括減低入境入士進行核酸檢測的次數等,研究如何優化現行入境檢疫措施,吸引更多旅客及商務客重臨香港,推動香港經濟復甦及進一步邁向復常。

香港金融業外引內聯 助推國家高質量發展(胡劍江) – 評論文章

為期三日的國際金融領袖投資峰會圓滿結束。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指出,有不少與會者向他表示,峰會讓他們更切實感受到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獨特優勢,形容是一個熟悉和信任的環境;而與內地市場的獨特聯繫,更有利於他們部署及開展在香港、內地及亞太區市場的業務和投資。

經民聯舉辦學習貫徹「二十大」會議精神座談會

中共二十大上月於北京勝利召開,經民聯核心成員今日下午舉辦座談會,認真學習貫徹二十大會議精神。參與座談會的包括經民聯監事會主席林建岳、榮譽主席梁君彥、主席盧偉國、副主席林健鋒、梁美芬、劉業強、秘書長陳祖恒、副秘書長陸瀚民、執委龍漢標、監事會副主席張華峰、執委黃進達、洪為民、創會成員陳亨利及經民聯一批地區骨幹成員。

香港重返國際舞台 為經濟復甦注入動力(盧偉國) – 評論文章

國際金融領袖投資峰會不受風雨影響,如期順利在香港舉行,並已圓滿結束。行政長官李家超在峰會致辭時強調,香港實行「一國兩制」,確保我們與祖國以至全球享有無可比擬的聯繫,又是首屈一指的國際金融中心,新一份施政報告公布了一系列重要措施,以提高香港的競爭力、增強發展動能和促進繁榮發展,最壞的情況已經過去,香港一定會實現新飛躍,機遇、時機盡在香港。這次峰會可以稱為「香港重返舞台峰會」,向全世界展示香港重新與國際接軌,深具社會活力和發展動力,既彰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也為香港疫後復常經濟復甦注入動力。

「國際調解院」籌備辦設於香港意義重大(梁美芬) – 評論文章

外交部與香港特區政府於10月21日簽署《關於在香港特別行政區設立國際調解院籌備辦公室的安排》,明確國際調解院籌備辦公室落地香港特區的具體事宜。國際調解院籌備辦公室是根據國家與多國共同起草並簽署的《關於建立國際調解院的聯合聲明》(《聯合聲明》)而設立,負責就建立國際調解院的國際公約等事項組織開展政府間談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