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國兩制」是台海和平的希望(梁美芬) – 評論文章
國務院台辦、國務院新聞辦發表《台灣問題與新時代中國統一事業》白皮書,進一步重申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的事實和現狀,展現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追求祖國統一的堅定意志與堅強決心。白皮書指出,一個中國原則是國際社會的普遍共識,一直受到國際法承認。
國務院台辦、國務院新聞辦發表《台灣問題與新時代中國統一事業》白皮書,進一步重申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的事實和現狀,展現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追求祖國統一的堅定意志與堅強決心。白皮書指出,一個中國原則是國際社會的普遍共識,一直受到國際法承認。
兩年半以來的新冠大流行橫跨兩屆政府,市民也經歷了疫情高低起伏、對社會經濟的影響,特別在今年爆發的第五波Omicron疫情更一度衝擊香港使醫療系統臨近崩潰。至此,疫情於七、八月份久居日增四至五千例,市民已習慣對自己盡量保護、對確診保持心境平和、對生活減少影響。但對於外地遊客甚至本港市民而言,目前的抗疫指引和信息既多且雜,想充分理解要先下一番苦功,這情況不太理想。
本港第6波新冠疫情漸呈遞增式上升,單日新增個案由5月底、6月初期間仍徘徊在數百宗水平,到現時高踞4,000多宗水平不下,BA.4及BA.5變異病毒株個案亦已由數周前不足5%,遞增至現時整體13.1%,反映更具傳播性的新變種病毒將會慢慢取代現有BA.2病毒株個案成為主流;有專家更預警,如BA.4及BA.5個案繼續上升,每日確診個案會再倍增至萬多宗。
國家在今年6月中公布了《廣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粵港澳全面合作總體方案》,支持廣州南沙打造成為立足灣區、協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戰略性平台,強化粵港澳科技聯合創新,培育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協同推進青年創新創業,打造規則銜接機制對接高地,加強城市規劃建設領域合作,強化生態環境聯建聯防聯治等,並強調加強資金、要素等政策支持,積極引進港澳專業人士、國際化人才參與南沙建設和管理,優先導入符合方案產業導向的港澳項目。這些政策措施非常令人鼓舞,值得香港社會各界高度重視。
中央政府日前公布了《台灣問題與新時代中國統一事業》白皮書。兩岸統一是歷史大勢,亦是正道。任何「台獨」分子抗拒統一、任何外部勢力製造麻煩,均不會得逞,必然失敗。白皮書提及「一國兩制」是實現和平統一的重要制度安排,亦是最具包容性的方案。為推動祖國統一事業,香港也有獨特角色和地位,即展現「一國兩制」的示範作用。
疫情至今快三年,終於看到香港恢復對外聯繫的曙光。政府本周公布三日檢疫及四日家居醫學監察新方案,對於工商界及市民來說可謂驚喜。有關安排既能照顧入境人士的生活所需,亦能做到精準抗疫,有助香港早日走出「孤島」困局,恢復國際聯繫及旅遊業復甦。
經民聯一直關注特區政府青年政策和工作,冀為香港青年開拓更廣更大的發展空間。經民聯青委會核心成員今日與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副局長梁宏正、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政治助理張進樂會面,就新一屆政府制訂《青年發展藍圖》踴躍提出意見。
特區政府公布,由海外或台灣地區經機場抵港人士,由原本需要進行7天酒店檢疫改為3天酒店檢疫及4天家居醫學監察,即坊間稱的「3+4」方案,有關措施將於本周五生效。「3+4」方案當中包括核酸檢測要求,確診者會被給予「紅碼」,禁止離開隔離地點;非確診者會被給予「黃碼」,以管控其在醫學監察期間活動;檢疫人士在完成酒店檢疫及家居醫學監察後會自動轉為「藍碼」,「紅黃藍碼」會在「安心出行」上展示。防疫新安排體現精準防疫方向,加快本港與國際社會往來,有利本港重振經濟、保持競爭優勢,符合民情民意。落實好防疫新措施,更顯示特區政府防疫不躺平,有決心、想辦法、依科學,循序漸進,努力做到有效控疫、社會復常相平衡。
前海一直致力打造國際一流高端法律服務高地,吸引優質的港澳及國際知名的法律服務機構和人才在前海集聚。前海深港國際法務區自2022年1月4日正式啟用後,前海進一步提升法律事務對外開放水平,深化深港規則銜接、機制對接,積極借鑑香港法治先進經驗,打造與香港「相仿、相親」的法治化營商環境。在前海深港國際法務區,港資可以適用港法,港人可參與司法裁判。前海也聯動香港一同創建國際仲裁平台,以深港法律服務深度合作,目前已有司法、仲裁、調解、法律服務等六大類87家機構進駐法務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