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美芬
癱瘓內會阻國歌法 實屬政治低智 (梁美芬) – 評論文章
香港作為中國的領土,有人在球賽上噓自己國歌,還有人唱國歌被人毆打,國慶日有黑衣人到處擲汽油彈、縱火、大肆破壞,我的辦事處當天亦被擲3個汽油彈……當時火焰冒煙,嚴重危害樓上居民的人身安全。郭榮鏗作為法律界代表一直未與暴力割席,即使有法官被指名道姓地在法院大樓的牆壁以侮辱性的字句攻擊、惡意起底、人身安全受嚴重威脅,他也只是輕輕地說了「不恰當」及「遺憾」。
經民聯倡設65億「五大環衞專項基金」
全面改善香港衞生環境
預防社區傳染病
香港近日出現多宗不明肺炎懷疑個案,引起公眾對公共衞生的關注。經民聯近期就社區環境衞生問題進行系列專項研究,並於今日(1月9日)發佈《改善全港社區環境衞生系列研究報告》。報告指出特區政府的環境衞生工作存在不少問題,經民聯提出設立總值65億元的「五大環衞專項基金」、展開全港性環境衛生運動、設立高層級清潔策劃專責委員會、針對性處理「三無大廈」環境衞生問題、借助粵港澳大灣區創科優勢推動智慧環衞等八項建議,以改善香港社區衞生環境,避免成為傳染病的傳播媒介。
騷亂疫症夾擊 考驗政府應變 (梁美芬) – 評論文章
二○一九年除夕,突然傳來武漢爆發不明原因肺炎疫情的新聞,兩天之後就輪到香港出現懷疑個案,旋即勾起很多香港人對二○○三年沙士襲港的夢魘。特區政府本身已經要應付經濟轉差,反修例騷亂兩大難題,現在還要兼顧防疫,可謂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況且香港現正值冬季流感高峰期,公立醫院人手病牀緊絀,持續了半年的反修例運動亦令不少環境衞生服務受到影響甚至停頓,更加考驗政府的應變能力和市民公德心及衞生意識。
新年願望 人人平安 (梁美芬) – 評論文章
過去這一年可說是香港的多事之年,尤其是下半年,發生了很多觸目驚心的場面,法治和社會秩序受到前所未見的衝擊。以前從來沒想過,住在香港要像住在鄉郊一樣,每天趕在天黑前回家;穿藍色白色衣服要擔心人身安全;在餐廳高談闊論政治會被「黑勢力」以言入罪「私了」……但過去半年卻一一發生了。我們一直享受的言論自由和生活方式,都受過去半年的騷亂影響,相信每一個香港人都會有深刻感受。
「攬炒」得逞 經濟崩滑 (梁美芬) – 評論文章
年關將近,本應懷着愉悅的心情喜迎假期,但持續約半年的社會動亂,陸陸續續聽到的都是讓人惆悵的消息。基於經濟下行的壓力,日前既有TVB宣布裁員350人,又有政府公布的失業率上升至3.2%,至於相關的行業如消費及旅遊相關行業(即零售、住宿及膳食服務業)的失業率上升至5.2%,餐飲服務活動業失業率上升至6.2%,其他多個行業的失業率也呈上升的趨勢。倘若社會事件無法盡快平息,經濟繼續轉弱,短期內勞工市場將面對更大壓力,百業蕭條不在話下,看來香港真的要被「攬炒」了。
法治社會絕不容許火燒法院 (梁美芬) – 評論文章
前天警方在香港華仁書院發現兩個土製炸彈,而剛過去的星期日遊行,高等法院和終審法院先後遭到縱火。當天的遊行大致和平,未見警方需要出動到煙霧彈等低程度武力去驅散人群。但晚上一些暴徒向法院縱火的暴行,無疑是向司法機構宣戰,並以暴力威嚇法官,重創香港的法治,又令守法的市民渴望和平的願望破滅。
律政敗壞 司法人員匿名反修例 (梁美芬) – 評論文章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主任、港澳基本法委員會主任沈春耀早前在中央四中全會的記者會上,提出了五點對港澳的方針,應對香港局勢。香港猶如一名病人,社會深層次矛盾因反對修訂《逃犯條例》事件逐一大爆發,政治、經濟、教育和司法都出現問題,尤其是法治受到的衝擊,給各方都帶來了震撼。
經民聯就《財政預算案》提178項建議
促政府續增紓困力度
致力「撐商保民」共渡難關
經民聯領導今日(12月4日)與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會面,就2020 至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提交建議書。建議書內容涵蓋 14個範疇約178項具體建議,包括協助港企拓展海外市場、就智慧城市設立專項基金、簡化延遲及分期交稅手續、放寬中小券商申領科技券的限制、設立基金協助騷亂受害商舖及幚助港企落戶境外經貿合作區等。經民聯領導向司長強調,面對持續不斷的社會事件,加上外圍經濟持續不明朗,不少中小企已經舉步為艱、奄奄一息,因此出台的紓困措施落實一定要快,不然待企業、商舖倒閉才來談紓困已是徒勞。
可否在五大訴求中 找出第三條路 (梁美芬) – 評論文章
林鄭特首上星期首次明確表示, 正在參考英國處理2011年騷亂的做法, 考慮設立獨立檢討委員會(IndependentReview Committee)探討造成香港目前的騷亂的社會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