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機遇:實現「雙接軌」 對接「雙循環」 (林建岳) – 評論文章

「十四五」時期處於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開局承前啟後的關鍵節點。五中全會審議通過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不僅規劃了國家未來5至15年的發展目標,而且指明了香港未來發展方向。全會提出實行高水平對外開放,香港應發揮聯通國內國際市場的「雙接軌」優勢,把香港打造成對接「雙循環」的重要橋頭堡。香港應該以粵港澳大灣區和「一帶一路」建設作為「抓手」,參與「十四五」規劃:一方面,積極參與大灣區建設,提高大灣區經濟創新力和競爭力,為加快形成「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提供支撐;另一方面,發揮優勢,將香港打造成為「一帶一路」建設中國際金融與專業服務的功能平台。

把握「雙循環」 與大灣區發展機遇 (林建岳) – 評論文章

  習主席上周在深圳發表講話,為推進新一輪改革開放指路引航。香港發展一直以來背靠祖國,面對當前嚴重經濟困難,香港更需要抓住新一輪改革開放的機遇,全面部署積極參與「雙循環」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重振經濟,改善民生,擺脫困境再出發。這需要大家一齊集思廣益。

投入大灣區建設 重振經濟改善民生 (林建岳) – 評論文章

習主席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四十周年慶祝大會發表講話,他總結了四十年改革開放、創新發展積累的十條寶貴經驗,並提出六項明確要求。習主席要求積極作為深入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推動粵港澳三地經濟運行的規則銜接、機制對接。香港應該積極抓住今次重大歷史機遇,既為國家新一輪改革開放作出新貢獻,帶動香港重振經濟,改善民生,擺脫困境再出發。

加碼紓困 (林建岳) – 評論文章

第三波疫情歷時兩個多月,在嚴格防疫措施和社交距離限制之下,不少業界生意受重挫,市民生計亦受影響。日前政府公佈總額二百四十億元的第三輪防疫抗疫基金,為受疫情影響的市民和業界提供支援。過去一個多月,我同經民聯黨友兩次與特首會面,反映各界對支援措施以及《施政報告》的意見,一方面要求加碼支援業界和市民,另一方面要盡快幫助重啟經濟活動。  第三輪防疫抗疫基金中,除預留資金提升抗疫工作和採購疫苗外,還包括租金寬減和收費豁免、優化中小企融資擔保計劃等多個範疇。經民聯亦提出相關建議,如在融資擔保計劃上,我們建議進一步調高貸款額上限至八百萬元;提供各類政府收費寬免以及租金、差餉寬減等,幫助業界渡過難關。我們亦建議設立「失業補助金」,在綜援網以外向失業人士提供為期半年援助,並協助他們轉型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