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香港新機遇:實現「雙接軌」 對接「雙循環」 (林建岳) – 評論文章

「十四五」時期處於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開局承前啟後的關鍵節點。五中全會審議通過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不僅規劃了國家未來5至15年的發展目標,而且指明了香港未來發展方向。全會提出實行高水平對外開放,香港應發揮聯通國內國際市場的「雙接軌」優勢,把香港打造成對接「雙循環」的重要橋頭堡。香港應該以粵港澳大灣區和「一帶一路」建設作為「抓手」,參與「十四五」規劃:一方面,積極參與大灣區建設,提高大灣區經濟創新力和競爭力,為加快形成「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提供支撐;另一方面,發揮優勢,將香港打造成為「一帶一路」建設中國際金融與專業服務的功能平台。

十九屆五中全會公報提出「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以及2035年遠景目標,並部署了12項具體的工作任務。全會提出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全面提高對外開放水平。香港作為國家對外開放重要窗口,這個信息特別值得重視。

香港打造成對接「雙循環」重要橋頭堡

今天的中國,正面對百年未有的世界大變局,面對美國和西方勢力圍堵和逆全球化的風險和挑戰,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帶來的嚴重經濟困境。五中全會提出,國家實行高水平對外開放,開拓合作共贏新局面。這是國際社會樂於聽到的重要信息。

香港是中國最國際化的城市,與紐約、倫敦並稱「世界三大金融中心」,也是世界最自由的經濟體,連續25年被評為全球最自由經濟體。作為全球最負盛名的自由港,香港實行「一國兩制」,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自由流通,不僅近水樓台先得月,與龐大的內地市場相聯通,而且熟悉國際商業運作,與國際市場緊密接軌,具有不同於內地城市的獨特優勢。

以大灣區和「一帶一路」作抓手參與「十四五」

習近平主席之前在會見香港澳門各界慶祝國家改革開放40周年訪問團時就特別強調,在國家擴大對外開放的過程中,香港的地位和作用只會加強,不會減弱。香港應該抓住機遇,在國家新一輪高水平開放中,發揮聯通國內國際市場的「雙接軌」優勢,把香港打造成對接「雙循環」的重要橋頭堡,為國家全面提高對外開放水平,推動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推進貿易創新發展,作出新貢獻。舉例來說,在新冠疫情之下,醫療健康產業成為全球最矚目、需求最殷切的產業,香港可以發揮聯通中外的優勢,配合國家「雙循環」戰略,將香港打造為亞洲醫療健康投資平台。

香港應該以粵港澳大灣區和「一帶一路」建設作為抓手,參與「十四五」規劃。粵港澳大灣區是我國外向度最高的經濟區域和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加快推進大灣區建設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為了提高大灣區經濟創新力和競爭力,為加快形成「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提供支撐。全面參與大灣區建設,是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對接「雙循環」、參與「十四五」規劃的主要平台。粵港澳三地政府應該以全面建立「粵港澳大灣區共同市場」為目標,在灣區內實行最開放的經貿政策,包括在現有各項協議和自貿區「負面清單」的基礎上,整合成為更加開放或最短、最少的粵港澳大灣區版「負面清單」,進一步開放粵港澳三地的市場投資,降低香港業界在區內市場的准入門檻,從而提升整個灣區的專業服務水平和競爭優勢。

香港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節點,中央也大力支持將香港打造為「一帶一路」的功能平台。香港應該發揮國際金融與專業服務的功能優勢,成為「一帶一路」建設中各類專業服務的聚集點。這會給香港的金融和專業服務帶來新的機遇。香港企業也要善用「一帶一路」經貿合作區作為「走出去」的落腳點,加強香港出口市場多樣化。

抓住機遇 排除干擾 集中精力謀發展

香港的角色和定位,一直以來都是隨着國家不同階段發展戰略作出調整和適應。香港須牢牢把握國家發展機遇,毫不動搖走好全面準確落實「一國兩制」的正確道路,排除政治化干擾,集中精力謀發展,盡早研究和部署全面參與大灣區建設,積極參與國內國際「雙循環」和國家「十四五」規劃,以新角色新定位配合國家所需,發揮獨特優勢,轉化國家機遇為發展動力,推進香港與內地的互利合作不斷邁上新台階,既為國家新一輪改革開放作出新貢獻,更帶動香港重振經濟,改善民生,擺脫困境再出發,譜寫「一國兩制」嶄新篇章!

(刊於文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