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施政報告」致謝議案 環節2:房屋、基建、規劃及發展 – 發言 (盧偉國)
行政長官的《2013年施政報告》嘗試繪畫出香港未來的城市規劃藍圖,在短、中期增加房屋土地供應方面,提出十項措施;至於長遠增加土地供應,則包括落實新界東北等新發展區、在維港以外適度填海、開拓岩洞和地下空間的發展等,我基本上是支持的。
行政長官的《2013年施政報告》嘗試繪畫出香港未來的城市規劃藍圖,在短、中期增加房屋土地供應方面,提出十項措施;至於長遠增加土地供應,則包括落實新界東北等新發展區、在維港以外適度填海、開拓岩洞和地下空間的發展等,我基本上是支持的。
行政長官梁振英先生在他任內發表的首份施政報告中,試圖描繪他未來五年的治港藍圖,強調「促進經濟發展是政府的首要目標」,對這點,我是認同的。
當局有否與業內的有關專業團體設立溝通機制,以及採取具體配套措施(例如提供適當誘因),鼓勵業內從業員(包括註冊工程師和註冊工程人員)持續進修,使他們可符合專業資格和註冊要求,以及承辦商可符合有關註冊續期方面的要求;若有,詳情為何;若否,原因為何…
傳媒報道,終審法院首席法官馬道立出席法律年度開啟典禮後表示,《基本法》賦予終院有權邀請人大釋法,這樣做是合法,如果合法就不是破壞法治。我認為,對於解讀近日社會的相關爭議,很有參考價值。
主席, 原議案的主要字眼: “一國兩制”、“法治精神”、“法律制度”和“司法獨立”,都是香港社會普遍認同的。事實上,舉世公認,香港自1997年回歸祖國以來,一直享有“高度自治”,並維持司法獨立。
有建造業人士指出,政府正推展大型基建工程,為建造業和香港經濟帶來持續的動力,但建造業正面對人手老化、短缺,技術錯配及斷層等問題。有一項調查的結果顯示,現正施工的建築工地平均短缺百分之十五的工人,對施工進度及工地安全帶來考驗。
香港中小企對於推動本地經濟發展和創造就業,成績是有目共睹的。特區政府應該發揮更積極的作用,制訂相應政策,扶助中小企,令公共政策和資源可以為中小企營造有利環境,給中小企更好的發展商機。
近日有立法會議員提出動議,要求立法會批准委任一個專責委員會,並授權它根據《立法會(權力及特權)條例》賦予的權力,調查香港數碼廣播有限公司(簡稱DBC)停止聲音廣播服務及相關事宜。
有關本地免費電視節目牌照的三宗申請,政府至今仍未公布申請結果,引起各方猜測。若任由這種不確定的狀況持續,不論對政府或業界新、舊營運者,都沒有益處。特區政府須在合理時限內,完成審批並公布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