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自由應受保護(梁美芬) – 評論文章
近日有消息指,有基督教學校要求教職員簽署聲明,承諾遵守《聖經》道德標準,包括反對同性戀、通姦,乃至任何違反《聖經》性純潔及一男一女婚姻的行為,違規人士或會受紀律處分。該所學校未有正式回應事件,細節仍有待披露。但無論如何,有關報道已引起公眾關注,筆者認為事件正好有助討論,值得公眾反思。
近日有消息指,有基督教學校要求教職員簽署聲明,承諾遵守《聖經》道德標準,包括反對同性戀、通姦,乃至任何違反《聖經》性純潔及一男一女婚姻的行為,違規人士或會受紀律處分。該所學校未有正式回應事件,細節仍有待披露。但無論如何,有關報道已引起公眾關注,筆者認為事件正好有助討論,值得公眾反思。
港經濟民生聯盟於今日(1月27日)組團訪問廣東,與廣東省市多位領導就粵港兩地共同關心的事務表達意見,並深化兩地合作,創造雙贏,發揮優勢互補。訪問團團長、經民聯監事會主席林建岳歡迎粵港携手發展經濟,他表示,拼經濟、促發展、求穩定是香港目前的主要方向,也是經民聯的工作方向。
早前,終審法院就一宗上訴案件頒下判決,宣布政府就綜合社會保障援助(綜援)計劃所定的七年居港年期規定(居期規定)違憲。居期規定因此須回復為一年,即二○○四年一月一日以前的規定。該項裁決引起社會廣泛討論,並有不少市民表示憂慮,縮短了的居期規定會吸引大量內地人士申請來港定居並在一年後申領綜援,因而會對本港的福利開支造成沉重的負擔…
本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商貿、法律等行業深受歡迎,相關課程每年吸引大量同學競相報讀。相比起來,建造、技藝、烹飪等藍領行業,不時被視為次等出路;早前有大學生投身藍領行業,亦引起不少市民熱議。長久以來,社會已形成了一種根深柢固的文化觀念,彷彿就只有白領算是人才,可以出人頭地。
香港經濟民生聯盟今日(1月14日)舉辦「政改諮詢座談會」,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譚志源及副局長劉江華應邀出席,並解答成員對政改內容的提問。經民聯的監事會成員、執行委員會成員、立法會議員、區議員和青年委員會成員約四十多人出席座談會。
唐代藥王孫思邈有一金石良言,發人深省:「上醫醫未病之病,中醫醫欲病之病,下醫醫已病之病。」聯想到本港公營醫療,其實一樣需要防患未然。按統計處推算,在二○三一年,每四個香港人就有一個六十五歲或以上的長者。
政府諮詢文件面世,為政改討論正式拉開序幕。諮詢文件臚列了相關憲制條文,以及《基本法》權威意見,給未來社會討論定下方向。當下,社會應在憲制框架內聚焦討論提名委員會的制定,盡早凝聚共識。
早前,政府將貧窮綫定於家庭住戶每月入息中位數五成,算是在扶貧工作方面,向前踏出一步。依據官方貧窮綫計算,本港貧窮人口共一百三十一萬人,貧窮率仍為百分之十九點六。對於一個國際大都會,這個水平的貧窮率顯然不能接受。
經民聯今晚(12月17日)舉行的一周年晚宴,高朋滿座、冠蓋雲集,署理行政長官曾俊華及中聯辦協調部部長沈沖蒞臨主禮,二十多名司局級官員和常任秘書長、各大商會、公共機構、專業界別、社會菁英、政黨議員、傳媒機構等代表,以及經民聯區議員共四百多人親臨支持;經民聯成員更別出心裁,以不同形式慶賀經民聯踏進新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