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當「試金石」 作國家長遠控疫先導(龐朝輝) – 評論文章

本港日前舉行國際金融領袖投資峰會,各地金融巨頭應邀出席,雖然適逢香港50年來首次於11月懸掛8號風球,但可幸峰會總算順利舉行。特區政府十分重視這個國際盛會,特首李家超在會上指出,中國是世界經濟增長的引擎,這是無可逆轉的趨勢,而香港所處的獨特位置,正可享有無可取代的優勢,縱使一些西方反華政客接連向與會人士施壓,但香港對於國際投資者的巨大吸引力,仍阻擋不了國際金融合作的大趨勢。

善用大灣區概念 吸各地專才(龐朝輝) – 評論文章

行政長官李家超將於下周三(19日)發表任內首份施政報告,外界普遍認為,報告將羅列其施政方針,以及本屆特區政府關注之問題。早在李家超參選宣布政綱時,已提到將會「以結果為目標」,在上任百日內為指定工作定出關鍵績效指標,以及承諾透過其督導公營房屋興建的工作組,提交加快興建公營房屋的工作建議。

速訂強制舉報機制 杜絕虐兒悲劇(龐朝輝) – 評論文章

近年連串爆出不同程度的虐兒個案,由去年令人震驚的「童樂居」機構虐兒事件、上月深水埗5歲男童被揭發被母親虐待至遍體鱗傷而死亡的案件,以至最近保良局嬰兒組發生懷疑虐兒事件,反映現行法例並不能有效保護兒童,接二連三的虐兒個案可能只是冰山一角。

全面加快復常 嚴打濫發「免針紙」(龐朝輝) – 評論文章

本港第6波疫情逐漸消退,特區政府上周公布進一步放寬抵港檢疫安排至「0+3」,抵港人士毋須酒店檢疫,改為3天醫學監察,社會普遍歡迎這「遲來的春天」。由於世界各地已逐漸放寬、甚至取消所有旅遊入境限制,香港要積極重啟各種與外國往來的經濟活動,必須更進取放寬措施才能奏效。

完善職安制度 利北都大灣區發展(龐朝輝) – 評論文章

秀茂坪安達臣道地盤日前發生嚴重工業意外,天秤倒塌引致3死6傷,引起各界再度關注職業安全問題。事實上,香港近日接連發生嚴重工業事故,例如早前在中半山住宅出現吊船從高處墮下導致兩名工人死亡的工業事故,以及Mirror紅館演唱會屏幕墮下意外等,不禁令人憂慮建築及大型設施的安全隱患。

變種毒傳播力強 控疫須堵漏洞(龐朝輝) – 評論文章

本港新冠疫情近兩個月高踞不下,縱使仍然保持一定社交距離限制,加上「紅黃碼」制度相繼推出,配合抵港人士「4+3」檢疫,以及多管齊下鼓勵有病徵人士自願快速檢測,但似乎仍欠成效,連月來本港最新BA.4或BA.5變異病毒株感染率已逾7成,雖然較海外數據高達7至8成的比率低,但短短個多月已經大幅上升近36倍,傳染力驚人,目前長者及兒童患者住院個案亦不斷上升,當中有不少患者需要入住深切治療部,令公營醫療資源面臨重大考驗,當局亦已陸續停運非緊急服務,以應對陸續入院的患者,情況令人擔心。

港要實現2050碳中和 須全民參與(龐朝輝) – 評論文章

在香港這個「石屎森林」,雖然工業並非本港主要產業,以各方面的能源消耗來說仍然像其他已發展地區一樣,碳排放仍然是本港需要切實改進的問題。特區政府在去年已公布《香港氣候行動藍圖2050》,以「零碳排放、綠色宜居、持續發展」為願景,提出香港應對氣候變化和實現碳中和的策略和目標。

一老一幼速打針 防備第6波疫情(龐朝輝 ) – 評論文章

新一屆特區政府上任約兩個月,本港新冠疫情卻未有隨之回落,現時社交距離措施僅大約維持在上屆政府所頒布的程度,過去兩個月科學實證顯示,疫情並沒有遏止迹象,反而隨着BA.4及BA.5變異病毒株逐漸成為主流,近日接近4成新增本地個案是感染這兩種較高傳染性的變種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