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善用醫療資源需創新思維(龐朝輝) – 評論文章

政府將發布新一份財政預算案,預期政府2024/2025年度會錄得近900億元財政赤字,連月來政府已放風會積極採取措施開源節流。各政黨及專業團體也提出不少建議。相信市民較關注的,也是財赤下所縮減的會否和關乎民生的方面較多,如「兩蚊乘車優惠計劃」的縮減,以及醫療、教育上的節省會否影響市民實際服務等。

中醫藥未來發展願景及策略(龐朝輝) – 評論文章

行政長官在2023年《施政報告》中已提出多項有關中醫藥發展的政策措施,其中包括與中醫藥界共同制訂《藍圖》,以勾畫香港中醫藥未來發展願景及策略。在今年《施政報告》中,更明確指出方向,把握香港在醫療體制、規管制度、標準制訂、臨床研究及貿易等優勢,發展香港成為中醫及中藥國際化的橋頭堡。並以明年推出《中醫藥發展藍圖》為核心,依靠應用大數據,推動中西藥相互作用的國際研究合作,着力發掘更多具臨床意義的證據,推動中醫藥國際化。加強推廣及擴展中西醫協作服務至各醫院聯網;培育有特色的中西結合治療。透過即將開幕的首間中醫醫院及政府中藥檢測中心,完善由學院至科研到臨床的生態圈,並透過例如舉辦首屆「香港中醫藥文化節」等軟件配套推廣更多業界及公眾参與。

推動香港成為中西醫協作的國際性合作平台(龐朝輝) – 評論文章

中醫多年來和西醫在醫療體系中並駕齊驅,除了有行業自主管轄的註冊制度,考試認證及專上培訓,在科研發展及臨床研究亦佔有領導地位。其中如中醫藥發展基金亦支持香港中醫藥行業及大學推動學術及臨床研究,亦可用於優化行業的操作守則及流程,及了解及開拓中醫藥業市場等方面提供資助,好讓有志從事中醫藥研究的人才能更好發揮。在促進中醫進一步開展臨床研究並實現發展,並且提供門診以外更多住院臨床培訓機會,本港首間在將軍澳的中醫醫院預計在2025年年底正式投入使用。中醫醫院的運作模式將政府資助及私人市場兩相結合,收費水平預計處於市民可負擔的範疇。中醫醫院並非以擴收病人容量或追求市場盈利為主要目標,更希望與當前18區中醫診所進行密切合作,亦成為一個結合門診及住院,臨床培訓及科研於一身的網絡,為市民提供更多元化的治療選擇,亦為中醫人才提供臨床實戰培訓的機會。

控煙「新10條」:關注年輕群組對另類煙成癮問題(龐朝輝) – 評論文章

政府最近提出了10項短期控煙措施,提交草案至立法會審議,有望在本立法年度內通過。「新10條」控煙措施包括禁止在排隊期間吸煙、全面禁止另類吸煙產品、禁止向未成年人提供煙草產品、持續檢視煙草稅、禁止加味煙以及引入完稅煙標籤制度等。

香港要提振經濟 既要「開源」亦要「節流」(龐朝輝) – 評論文章

2024至25年度財政預算案即將公布,各方均提出不同範疇的意見,作為專業人士,作為中產,絕對希望政府要以穩經濟,惠民生,保持「量入為出,審慎理財」的財政理念為香港走出困局。政府要維持財政收支平衡,不但要「開源」,開拓新的經濟增長點,保持經濟發展的活力,也要「節流」,審慎使用財政儲備資金,小心平衡各項政策措施對於財政的影響,密切監察財政情況,對不符合財政支出狀況或資金使用績效不達標等項目實施相應的開支管控措施。

新一屆區議員 需成愛港愛國管治新力量(龐朝輝) – 評論文章

港澳研究會是國家民政部註冊的全國性民間學術社團,由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管,於2013年12月6日在北京成立。 其宗旨是以統籌、協調「一國兩制」理論與實務研究、加強港澳與內地相關領域學術交流合作爲宗旨,發揮民間智庫功能。國務院港澳辦港澳研究所爲研究會的發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