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平衡抗疫與復常 助民眾走出陰霾(龐朝輝) – 評論文章

本港新冠疫情近月橫行,每天新增數千宗個案,雖然未至於造成大爆發,對公共醫療系統的壓力亦未算嚴重,但由於進入冬季流感高峰期,相信在流感與新冠肺炎夾擊下,確診數字相信會繼續橫行甚至爬升,亦有機會出現較嚴重病徵,長者及幼童需要特別注意,應盡快接種流感以及新冠疫苗,以有效減低死亡及重症風險。

最近幼童染疫後患上多系統發炎綜合症的比率上升,相信與小童接種疫苗比率較低有關,重症幼童需要深切治療的比率上升,對公營醫療造成壓力,亦有機會增加幼童出現嚴重併發症及死亡的風險。

新二價疫苗 增抗變種毒能力

由於新冠病毒變異株及其亞型的免疫逃逸力較強,傳統疫苗較難針對Omicron變異病毒,現時特區政府從海外採購的復必泰二價疫苗,主要針對Omicron變異病毒BA.4及BA.5,但其中亦有針對原始新冠病毒株的抗原。根據官方數據,接種二價疫苗後,人體所產生針對變異病毒BA.4及BA.5的抗體水平能上升13.2倍,至於副作用則與普通復必泰疫苗相若,包括注射部位疼痛、疲倦、頭痛、肌肉痛等相對輕微的症狀。現時當局已提供5類人士接種二價疫苗,包括50歲以上人士、患有慢性病或免疫系統受損的人士,或一些高風險場所工作以及醫護人士,都屬於建議接種的一群。

根據美國疾控及預防中心最新一期報告指出,根據他們透過社區檢測計劃(ICATT)9月到11月的數據,二價疫苗能給予比注射2至4劑傳統疫苗更強的疫苗有效率(vaccine effectiveness),而10月出版的新英倫內科期刊(NEJM)所進行關於二價疫苗及傳統疫苗比較的研究亦發現,相對於傳統疫苗,未感染新冠病毒人士在接種二價疫苗一個月後所產生的中和抗體量,較傳統疫苗為高,至於已感染人士,體內中和抗體數量在接種加強劑前已較高,而接種二價疫苗加強劑後所產生的中和抗體增幅,更較傳統疫苗加強劑的增幅為大。雖然這些研究皆較為近期,亦缺乏大型臨床數據作比較,但相信從復必泰或Moderna疫苗研發出的二價疫苗加強劑,安全系數應與傳統疫苗相若。

力減感染 亦不能忽視整體民意

香港經歷接近3年的疫情洗禮,從最初嚴謹的防控策略,經歷一波又一波的嚴峻疫情,到現時雖然每日仍新增數千宗個案,但已沒有如初期缺乏資訊及治療建議而出現恐慌,社會亦逐漸邁復常。事實上,各國面對今次疫情時,除了需要採取必要的防疫政策,減低感染及死亡數字外,更重要的是如何令國民逐步走出疫下經濟生活以及抗疫的陰霾。

感染及入院數字固然重要,但民怨以及市民整體期望亦不能忽視,新一屆特區政府主力帶領香港走出復常之路,強調以科學實證逐步放寬復常,不走回頭路,亦正正反映大部分港人心聲。自疫情爆發以來,內地一直是控疫典範,但3年過去,市民渴望恢復正常生活的呼聲日增,倘繼續採取嚴防嚴控的政策,恐令民怨升溫。

近期內地疫情新增病例加快上升,雖然政府仍然堅持動態清零策略,但有迹象顯示,地方政府正慢慢放寬防控措施,重要的是各地方政府需要採取一致策略,而疫情防控需要更加科學精準,而不需做得過多、過火;內地復常之路仍然漫長,但如果方向正確,相信成功必定指日可待。

原文刊於:https://paper.hket.com/article/341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