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卡塔爾世盃爭議 中國有何啟示?(龐朝輝) – 評論文章

四年一度世界盃日前揭幕,今屆由卡塔爾舉行,頭數天的賽果雖然偶有爆冷的賽事,但總的來說賽事流,國際賽事必定吸引數以十億計的球迷網上或現場爭相觀看,亦成為全球運動及健康品牌寸土必爭的平台,每屆必然吸引數以億元的廣告收入,雖然看似吸引,但世界盃主辦國往往花費巨大,由申請主辦權一刻,主辦國便要投入巨額投資興建球場及其他配套,以應付數以十萬計的遊客及世界盃賽事的球員及工作人員。

卡塔爾由2010年申辦本屆世界盃賽事開始,便不斷發生爭議事件,令本屆世界盃增添不少關注。

媒體自2010年開始,便不斷抹黑卡塔爾為了爭取主辦世界盃,曾花費數以千萬美金賄賂國際足總執委會成員,雖然後來國際足總曾經為此進行了調查,亦發現沒有足夠證據確定卡塔爾存在賄選行為。但由自己人查自己人,不免令人對調查報告的真確性存疑。另外,本屆世界盃與以往不同在於,把賽事押後到冬天舉行,為的是要避過卡塔爾夏天高達40至50度的高溫,有機會令很多球員叫苦連天以及影響發揮,但此舉亦令歐洲配其他主要聯賽被迫停賽及押後,設定亦令很多足球員為了要效力國家隊而腰斬其他賽事,亦令體力以及身體狀態在及後的歐洲聯賽產生變數,影響深遠。

歐美嚴苛批判 「去全球化」思維

卡塔爾為預備今次世界盃所籌備興建的球場以及其他設施高達2,000多億美元,遠較以往數屆世界盃主辦國所花費的投資多出10多倍,有機會成為史上耗資最多的一屆世界盃賽事。由於卡塔爾是一個較為保守的伊斯蘭國家,其法律較其他西方國家更多限制。比如酒精問題,外界一直關注卡塔爾政府如何處理球迷場內酗酒的問題,主辦國亦一直到賽事前的數個月才敲定措施,限制酒精類飲品,並規定酒商只能在場館內的外圍大廳、持有酒類飲品銷售牌照的商舖、以及餐廳內有限度進行宣傳,亦令一些過往世界盃並肩作戰的酒商廣告顯得手足無措,甚至損失慘重。

由於是次世界盃是首次由伊斯蘭國家舉辦,與西方主流文化及宗教截然不同,故此一些由文化差異所產生的負面報道,如修建體育場館外國勞工受剝削,伊斯蘭國家對同性戀打壓等新聞,亦令卡塔爾主辦國面對不少輿論壓力。

無可否認,一個人口只有200多萬的穆斯林國家,能首次擔大旗成為世界盃主辦國,必定令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穆斯林信徒大為振奮,但當然亦會受到傳統歐美大國直接或間接的負評及攻擊,卡塔爾亦被置身於前所未有的國際矚目之下,要在一片負面輿論及批評中贏取讚譽並不容易。但不失為一個國家,在世人審視之下與世界接軌的必經之路。

自強不息爭取 與西方平等對話

事實上,在現今政經世界,一些西方發展大國無不以「吹毛求疵式」的審視眼光,批判一些發展中國家及非主流國家,在體育發展如是,在經濟及政局發展亦然。這些嚴苛的批判思維,顯露了這些國家排他以及「去全球化」的思維。由瓦爾登.貝約早在2005年所寫的「去全球化」著作,已表述一種新的世界經濟定律,是透過關稅及工業重整等政策自我保護式的經濟主義。

西方霸權主義在新冠疫情後,去全球化意識必定有增無減。後起之秀爭取平起平坐的空間,除了要自強不息,爭取和其他弱國建交,建立更緊密經濟關係的一帶一路,從以往戰狼外交式的強勢思維,走向嘗試分裂歐美先進地區的利益集團,以取得和西方及美國的對話權,為發展中國家建立和先進大國的平等關係,相信這個方向,對備受審視的中國來說必定有所作為。

原文刊於: https://paper.hket.com/article/3407988/%E5%8D%A1%E5%A1%94%E7%88%BE%E4%B8%96%E7%9B%83%E7%88%AD%E8%AD%B0%20%E4%B8%AD%E5%9C%8B%E6%9C%89%E4%BD%95%E5%95%9F%E7%A4%BA%EF%BC%9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