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教育界應重新起步 (梁美芬) – 評論文章

8 月10 日,教協宣布啟動解散程序,消息來得突然,但又予人感覺:這是教協必然的結局。作為教界的一員,筆者不能否認教協自1973 年成立至2012年前,的確有為教育界職員及老師爭取權益;但好可惜在2012 年「反國教」事件之後,教協便成為高度政治化的組織,失去國家及教育的方向。教協漠視「一國兩制」,經常無底線地偏袒老師的失德行為,更經常以代表香港專業老師的名義參與政治事件,觸及「一國兩制」主權及法治紅線。

經民聯提《施政報告》八大範疇過百項建議
促以全新思維開發新界土地
造福全港市民

經民聯領導層今日(8月17日)與特首林鄭月娥會面,就新一份《施政報告》提交一系列重要建議。經民聯監事會主席林建岳博士向特首表示,經民聯的建議書以「開發土地 造福香港」為主題,提出八大範疇共100多項的政策建議,其中重點就如何開發新界提出一系列方案。林建岳強調,開發新界不單可紓解香港房屋問題,更關係香港的未來發展。經民聯期待特區政府以新思維、新規劃、新元素,全面開發新界,釋放新界土地,將新界打造為「安居之區」、「融合之區」和「創科之區」,以造福全港市民。

年輕人要戒「攬炒鴉片」毒 (梁美芬) – 評論文章

教協遭「釘牌」,教育局出手可謂快、狠、準!由佔中開始至反修例騷亂,教協毫無底線地包庇激進失德老師,出版破壞法治的「佔中1.0」通識教材,高度參與政治行動,縱容老師、學生甚至校長,在校內挑撥仇恨,將激進政治行動帶入校園。教協早應名正言順改名為政黨,不應騎劫約9萬位專業教師的名義去達至其政治目的,令香港年輕人異常地對政治瘋狂。

堅守法治文明 推進「一國兩制」 (梁美芬) – 評論文章

「私了」是2019年修例風波時的潮語。三五成群的黑衣人圍毆政見不同者,被「私了」的市民,衣衫襤褸、頭面披血……「私了」乃不經正常司法程序,動用私刑自行解決衝突。我相信香港的法治精神,早在2014年違法「佔中」時就已開始遭到破壞,這源於當時作為法律界學者的戴耀廷,帶頭鼓勵市民用違法的方式去爭取他們所謂的政治訴求,以至2019年修例風波時,很多人都已不再像從前一樣尊重我們的法律。戴耀廷主張的「違法達義」簡直是殘害法治論,讓香港法治進入最黑暗的時代。只因其政治主張未獲支持,便肆意踐踏法治;遇有不同意見者,就隨意以違法方式,去剝奪別人的表達與行動自由,以至生命安全,這類做法實在相當愚蠢!香港人已經明白,沒有法治的社會可以多恐怖。

「一國兩制」是和平的偉大事業 (梁美芬) – 評論文章

歷史告訴我們,悠悠歷史長河中,全世界在去殖民化過程中一貫地發生流血戰爭。很多國家在脫離殖民統治之後,都因為內亂而民不聊生,緬甸就是一個悲慘的例子。即使所謂「顏色革命」之後,國家仍長期處於貧窮狀態,烏克蘭的情況更令世人慨歎。當中有多少是有外國的無形及有形之手,歷史已逐一揭曉,受苦的是人民!

經民聯成員捐款100萬支援河南賑災

河南省連日暴雨,省內多地發生嚴重洪澇,逾百萬人受災。河南災情牽動港人的心,為支援河南同胞渡過難關,經民聯成員中的香港立法會議員、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合共捐款100萬港元,由經民聯主席盧偉國、副主席林健鋒、梁美芬和青委會副主席林顥伊今日(7月26日)向中聯辦遞交有關支票,由中聯辦副主任譚鐵牛院士代為接收。盧偉國表示,香港市民與內地同胞血濃於水,經民聯成員不但捐款支持賑災,表達心意,亦呼籲社會各界展現守望相助的精神,透過各種形式積極表達對同胞的關愛和支持。

「告別劏房」的政治啟示 (梁美芬) – 評論文章

中央為香港完善選舉制度,確保只有愛國者能進入管治體制,解決了誰可成為治港者的問題。港澳辦主任夏寶龍日前的講話則點出更深層次的問題:治港者要做什麼。他指出管治者要有5 個「善於」:善於在治港實踐中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方針;善於破解香港發展面臨的各種矛盾和問題;善於為民眾辦實事;善於團結方方面面的力量;善於履職盡責。

習近平籲西方臨崖勒馬 (梁美芬) – 評論文章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 周年大會上宣布一個令國民興奮的消息:中國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歷史性地解決絕對貧困問題。面對史無前例的國際打壓,習主席不忘為國民打氣,中國人民絕不允許任何外來勢力欺負、壓迫、奴役,「誰妄想這樣幹,必將在14 億多中國人民用血肉築成的鋼鐵長城面前碰得頭破血流」。

經民聯發佈《七一宣言》提「推經濟 惠民生」兩大口號
推四大綱領 冀「一國兩制」五十年之後也不變

經民聯自2012年創立以來,作為對香港懷有高度責任感的工商專業界代表,一直為香港發展盡心盡力。面對新時代、新格局,經民聯與時並進,今日(18日)發表《七一宣言》,提出在新時代的兩大口號「推經濟、惠民生」,並圍繞兩大口號推出四大綱領「推動良政善治、工商專業創富、市民共享繁榮、培養治港人才」;同時提出一大願景:「一國兩制」不僅五十年不變,五十年之後也不變。經民聯監事會主席林建岳博士強調,經民聯提出「推經濟、惠民生」兩大口號,就是要在香港社會重新樹立「發展惠民」這個主調,推動香港盡快走出政治鬥爭的泥沼,回歸經濟城市的定位,走上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的正軌,切實回應香港社會對新時代搞好經濟民生的熱切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