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青年「四業」難題 擴視野迎機遇 (陳祖恒) – 評論文章

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七一重要講話中,提及要特別關心和關愛青年人,要幫助廣大青年解決「學業、就業、創業、置業」面臨的實際困難,並說:「青年興,則香港興;青年發展,則香港發展;青年有未來,則香港有未來。」這番話讓我們親切感受到習主席對香港青年的關愛和厚望,亦為香港更有效推展青年工作指明方向。

擴大灣區跨境醫療 兩地互補不足(龐朝輝) – 評論文章

本港醫療系統雖然位於世界前列,但由於公私營嚴重失衡,公營醫療要提供本港接近9成的醫療服務,但醫護人手往往只佔全港大約一半,故雖然在救急扶危以及嚴重個案處理上表現出色,惟由於等候時間過長,很多市民在等候期間有機會病情惡化而未能就醫。在更好融合大灣區發展的背景下,本港怎樣運用兩地的醫療資源,更好地服務本港以至大灣區人民,是兩地政府必須審視的一項政策。

精簡程序拆牆鬆綁 提速提效造地建屋 (盧偉國) – 評論文章

當前,廣大市民都熱切期待,特區政府以果斷的政策措施,加速提供更多可發展的土地,回應大眾對改善居住環境和促進經濟發展的訴求。為了加快覓地建屋,和有效落實各項基建發展及工務工程,完善公、私營工程的監管和規管,特區政府應積極拆牆鬆綁,改革沿用多年的制度和法例,精簡法律和行政程序。因此,我樂於見到當局在12月9日將《2022年發展(城市規劃、土地及工程)(雜項修訂)條例草案》刊憲,並於12月14日本立法年度最後一次立法會會議首讀,啟動立法程序。

爭分奪秒建「簡約公屋」造福市民 (李超宇) – 評論文章

12月5日,立法會房屋事務委員會就「簡約公屋」作出討論,有議員質疑「簡約公屋」的造價過貴,而且使用期限較短,不符合成本效益,因此對計劃有保留。立法會要監察公帑的有效使用是合情合理的,然而政府在短短一個多月內已向立法會提交文件交代了「簡約公屋」的初步安排,亦可見政府要在房屋問題上做到「提速、提效、提量」的決心。

前海六大提升 全球招攬企業(洪為民) – 評論文章

行政長官的《施政報告》主旨是「為香港謀發展」,特區政府將提供一系列「搶人才、搶企業」的政策及措施。筆者認為吸引人才及企業,不單單是香港的事,是大灣區的事。大灣區近8700萬人口及龐大市場,對頂尖人才及企業更具吸引力。我們應以「大灣區」作為品牌去招徠高端企業和人才。在最近的前海人才合作大會,香港特區政府與前海管理局一同宣布未來一年的「招才引智」計劃。

平衡抗疫與復常 助民眾走出陰霾(龐朝輝) – 評論文章

本港新冠疫情近月橫行,每天新增數千宗個案,雖然未至於造成大爆發,對公共醫療系統的壓力亦未算嚴重,但由於進入冬季流感高峰期,相信在流感與新冠肺炎夾擊下,確診數字相信會繼續橫行甚至爬升,亦有機會出現較嚴重病徵,長者及幼童需要特別注意,應盡快接種流感以及新冠疫苗,以有效減低死亡及重症風險。

提請釋法 消除隱患(林健鋒) – 評論文章

行政長官李家超向中央提交報告,建議就《香港國安法》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釋法,以釐清「沒有本地全面執業資格的海外律師或大律師,能否參與處理危害國家安全犯罪案件工作」的問題。我認為,李家超的做法情理兼備,能夠彰顯《香港國安法》的立法精神和原意,有效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並確保香港長遠繁榮穩定及「一國兩制」行穩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