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認識社區,必須要「動」起來(黃進達) – 評論文章 

上篇《為旅遊服務業充電 讓「興」的動能更強勁》講到,特區政府積極復辦文體旅盛事,鼓勵市民在自我保護的同時,多外出遊玩與鍛鍊身體,促進身體同心靈的健康,香港社會才能產生「生氣」。在1月29日,體育慈善團體「青途」成功於油尖旺區舉辦該區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城市定向比賽,逾八百名參賽者自組隊伍,分七個組別出發,於限定時間內自行策劃路線完成賽事,可見社會對於這種社區文體活動存在需求,亦有益於促進人與社區的聯繫。

人與社區互動 形成社區意志

任何社區都有其區域特色與意志,油尖旺區作為舊區與「活化」對比劇烈的行政區域,如何在「活化」中不失風味,如何在保存精神中開拓發展,關鍵是社區人士與當區建立良性溝通,並且基於雙方都對社區有情感,有認識,才能一起去蕪存菁。這次比賽結合數碼科技和大數據技術,參加者帶備GPS定位系統紀錄賽程,有助大會實時分析,避免參加者「誤入歧途」。穿梭於油尖旺的巷里之間,尋找不同「打卡點」奪取積分,站點中更有與社區關聯的小遊戲,促使參賽者更加了解社區。

其實,這種在社區中「輕鬆跑」的小型比賽,可以讓參加者加深對社區中美好光影的印象,由個人層面認識社區設施、環境及機構組織,建立對社區的歸屬感參加者亦可以從中反思個人與社區的關係,有助為政者建立社區資源共享網絡。

與專業運動員一同認識社區

以城市定向的形式,讓更多的人放下手機,用自己的雙腳重新丈量熟悉卻也陌生的街道,用雙眼去重新領略與感受城市的發展脈搏,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讓彼此的心貼的更近。筆者作為「青途」執行委員會委員,以嘉賓身份親睹一眾香港運動員及社區朋友享受賽事。平時專注訓練為港爭光的運動員,如東京奧運乒乓球女團銅牌得主蘇慧音,香港長跑「一哥」黃尹雋,欖球運動員姚錦成,香港劍擊運動員林衍聰、林衍蕙,還有香港空手道運動員鄭栩彬及周曦活等等,亦都參與其中,以體育聯繫社區,體驗城市定向的樂趣。比賽行程中亦設有藝術文化元素,展示社區持份者的藝術創意成果,令活動變得非常立體。

這種讓當區市民在運動中,同時感受社區生活脈搏和特色的活動,非常便利與適合大眾,特別是平日要跨區工作的都市人,難得在周末下樓散心,運動量也不算過高強度。比賽形式在微調後,應該可以套用於其他地區,筆者認為非常值得推而廣之。

原文刊於 : https://bit.ly/3E0CCM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