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3方面着手 加快傳統工業升級轉型(陳祖恒) – 評論文章

特區政府去年底公布《創新科技發展藍圖》,為本港未來創新發展定下大方向,當中明確提出要推進香港「新型工業化」,完善創科生態圈和推動科技產業發展,新一份財政預算案也為「新型工業化」推出多項新猷。筆者一直倡議特區政府以「雙軌並行」推動「新型工業化」,並駕齊驅發展傳統工業和新興高增值產業,故筆者對《創新科技發展藍圖》提出「協助香港傳統工業利用升級轉型」,深感欣喜和雀躍。

「新型工業化」是於智慧製造的基礎上,再加上可持續發展元素,除了追求產值及經濟效益外,還要兼顧資源消耗、環境污染及人才發展。「新型工業化」可為實體經濟提供新發展模式,可以更好地滿足消費者產品個性化需求,因為通過工業4.0技術,可以降低企業於設計、生產、銷售等環節的成本,擴大對產品的需求,形成以消費者為中心的服務型製造發展模式。

新型工業化 結合創科覓新突破

在香港推動「新型工業化」,除了發展新興產業,如「人工智能與數據科學」、「生命健康科技」、「先進製造及新能源技術」等,更加要推動傳統產業升級轉型,從而推動香港的數碼經濟發展。

以紡織及製衣業為例,筆者在農曆新年前夕拜訪多個業界,有廠家在觀塘工廈設廠房,引入至少20條智能生產綫,以自動化和一體化生產高質量毛衫。現場所見,智能生產綫只需要數名具備相關知識的技術人員,透過電腦輸入參數,便能展開和管理智能生產工序。

筆者在當天亦拜訪了一間製衣企業的第二代「接班人」,這位青年人充滿熱忱,積極研究結合創科和可持續理念,以不同環保物料結合嶄新設計理念,開發了一系列既實用且性價比高的戶外功能性服裝,備受市場歡迎。

由此可見,業界積極結合創新科技及創新理念,緊握升級轉型的機遇,為經營模式覓求新突破,讓筆者深深地感受到行業內的生氣和活力。

優化資助計劃 帶頭購本地產品

筆者認為,要更好地推動「新型工業化」,尤其協助傳統工業升級轉型,特區政府需要從數方面着手。第一,筆者建議政府優化「再工業化資助計劃」,有廠商反映,倘生產商要在完成整個項目,並獲接納項目最終報告和審計帳目後,方能獲政府以發還款項方式發放資助,有企業或會因擔心現金流不足或最終不獲發還款項,而對申請資助卻步。就此,建議當局研究優化有關計劃,例如放寬資助比例、加快審批時間和簡化申請程序,吸引更多企業申請計劃。

第二,建議政府革新採購制度,透過更主動帶頭採用本地企業產品和服務,在一定程度比例上增加採購本地產品,並把此方針推展到更多部門、公營機構及法定機構,包括醫管局、港鐵等,例如可增加採購由本港設計、研發和生產的服飾或功能性衣服,作為部門或機構的制服,從而支持產品落地商品化、廣泛應用,促進「新型工業化」進程。

第三,隨着政府大力推動智能化製造,支持本地企業轉向高增值、高技術含量、可持續發展的生產模式,不少傳統工業都有潛力和興趣在香港設立智能生產綫,包括部分生產工序遷移返港,惟不少行業在過程或會遇上不同類型的瓶頸,筆者認為這些是政府需要着力解決的。

善用科研 研更低成本解決方案

以鐘錶業為例,由於過往舊式的電鍍工序會產生環保污染問題,受到法例規管,需遷往其他國家;而隨着科技發展,綠色電鍍技術成為趨勢,鐘錶業亦已具備自動化生產技術,加上香港具關稅優勢和「香港製造」金漆招牌,令不少業內人士有意在港設立智能生產綫,惟政策措施令他們遇上瓶頸。

筆者期望當局善用研發中心和科研機構的基礎科研實力,為鐘錶業在應用綠色電鍍技術上,研究更嶄新、更低成本的解決方案,並研究檢視相關政策,以推動鐘錶業在港升級轉型。

此外,在「新型工業化」下,智能生產所需人手大減,與傳統輕工業生產的勞工密集大相逕庭,同時更講求技術人員對科技和機械知識的掌握和應用,薪酬待遇和發展前途亦穩步上揚。故此,筆者期望當局加緊培育「新型工業化」人才,包括着力推動職業專才教育,例如增撥資源支援香港專業教育學院(Hong Kong Institute of Vocational Education,IVE)發展,重塑和革新IVE的學院形象,並建議支援IVE設立一所專門提供創科和資訊科技相關課程的新成員學院。

推動職業教育 建多元人才庫

筆者亦建議當局探討優化再工業化及科技培訓計劃(Reindustrialisation and Technology Training Programme,RTTP),讓企業資助更多本地企業人員接受高端科技培訓。筆者相信,上述建議有助本港建立多元的創科及工業人才庫,培育具備專業知識的技術專才,協助智能生產綫之運作。

紡織及製衣業等不少傳統工業,均具有非常堅實和穩固的發展基礎,在全球有一定的領先地位,生產性服務業對本港經濟貢獻良多。筆者期望,特區政府及有關當局持續細化推進「新型工業化」的執行細節和政策措施,配合引進龍頭企業、「內育人才,外搶人才」等具體政策措施,進一步促進和完善傳統工業的產業生態圈,為「新型工業化」進程注入更大動能。

原文刊於 : https://paper.hket.com/article/347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