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應使則使」增發展動能 走出困局(龐朝輝) – 評論文章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日前公布的財政預算案中,為香港經濟的後疫情反彈作好準備。陳茂波指出,2023/2024年度連同政府債券發行額約650億元,赤字預計為544億元,財政儲備亦將下降至7,629億元。

派消費券谷零售 亦須審慎理財

預算案其中一個亮點,應是繼續派發5,000元消費券,當中3,000元會在4月派發,餘下2,000元將會在年終派發。雖然不同政黨均支持當局再次派發消費券以刺激經濟,而事實上以往所派發的消費券的確有助帶動本地消費,對刺激零售業有正面作用,但亦有不少學者指出,經歷數年疫情,本港的財政儲備下跌,特區政府有需要審慎理財,以免陷入更大的財政赤字;如消費券的使用能更貼切配合之前疫情肆虐期間最受影響的板塊,相信提振作用將更事半功倍。

雖然消費券不能製造長遠的經濟刺激,但由消費券所產生的經濟活動,不但對商戶有利,增加人流及活動,亦會令庫房稅收有所增加;今次消費券的金額較往年10,000元為少,惟目前本港經濟正值重回正軌之勢,因此筆者認為今次調整消費券的金額也屬適當。

至於寬減差餉及利得稅方面,今次預算案亦寬減上限6,000元的利得稅及兩季差餉,雖然金額不算大,但也有助紓緩中產階層的經濟壓力。

助旅業招合適人才 加速復常

除了零售業,服務業及旅遊業也是疫情下的重災區,就算本港與內地恢復開關、與國際恢復聯繫,亦推出一連串向外推銷香港的活動,內地也迅速舉辦更多商務拓展,預算案亦撥出近6億元吸引大型盛事在港舉行,以及向客運營辦商和持牌旅行社代理提供百分百貸款擔保,以渡過難關,無奈旅遊業仍受困於人手流失,令復常進程十分艱辛。

要協助旅遊業界復甦,單靠財政資助並不足夠,早前施政報告提出本港要「搶人才」,但不同行業缺乏的人才不盡相同,高端人才未必是各行業最急需,特區政府必須細心聆聽業界所需、審慎執行,否則人才不平均分配將影響業務及薪酬水平,影響業界士氣。

本港中小企業佔全港企業達98%,而微企(即受僱10人以下)佔比亦高達90%,是主宰經濟命脈的重要一環。財政預算案提出,延長「中小企融資擔保計劃」各擔保產品申請期至明年3月底,撥款5億元推動傳統中小企數碼轉型升級,亦寬減政府處所租金和費用一半達6個月。

對於中小企而言,租金和營運資金水平均影響其存亡,業務亦受制於本地及外圍經濟因素,特區政府須繼續關切經濟環境的變化,適時調節各計劃的力度及時效,協助中小企加大資金流。

另外,面對未來的大灣區大格局,相信很多企業也會走出香港,預算案提出,未來5年向貿發局增撥5.5億元,協助香港企業開拓「一帶一路」和大灣區市場,希望協助港商把握國內和國際「雙循環」的機遇。

在醫療衞生方面,特區政府於去年底推出《基層醫療健康藍圖》,提出一系列重點改革措施,加強本港基層醫療服務,預算案提出,將預留資源予藍圖內提出的「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先導計劃」及優化長者醫療券措施;至於中醫藥發展方面,預算案提出向中醫藥發展基金注資5億元,推展更多提升行業能力的項目,並進一步推動中醫藥在基層醫療體系內擔當更重要角色。

善用科技 免醫療資源重疊

現時用於公營醫療的開支已逾千億元,佔當局經常性開支19%,公營醫療除了增加服務量以應付需求,更應改善服務質素,以及避免資源重疊,透過科技應用,如視像診症、藥物送遞服務等,減少人流及輪候時間,有助提升公立醫院整體服務質素。

此外,預算案亦有相當篇幅闡述基建、房屋、人才資源、國際綠色科技及金融等領域。在與大灣區創科合作,包括設立大灣區人工智能研究重點基地,重點發展大灣區醫療科研產業鏈和人工智能產業等,都是有前瞻性的藍圖大計。在「應使則使」的公共理財大原則下,平衡各方面發展以推動整體發展動能,令本港盡快走出經濟困局,是當局目前首要工作。

原文刊於 : https://paper.hket.com/article/3469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