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文章
散播仇警情緒害了香港 (梁美芬) – 評論文章
反修例運動愈演愈烈,每隔幾天就有一場警民衝突。警務人員執勤難度日增。除了要面對示威者的挑釁及侮辱之外,更要有專業訓練,如何處理大量群眾的失控情况。即使他們獲配裝備,不少片段顯示示威群眾為了示威及搶回別人手機的片段導致群眾衝突,亦每每有警員受傷。最激烈的可謂星期日沙田新城市廣場的衝突。有示威者用鐵枝、磚頭擲中警員頭部及身體,亦有警員遭示威者咬斷手指。
安定不保 繁榮不再 何來希望? (張華峰) – 評論文章
雖然特首林鄭月娥已把引起極大爭議的《逃犯條例》修例工作宣布即時終止,但有人仍然死咬不放,繼續發起各式樣的示威抗議活動。結果,警民衝突場面不斷,甚至有愈演愈烈的趨勢;示威活動亦由不滿修例,演變成仇警、辱警和襲警,暴力場面一幕比一幕怵目驚心,對本港的法治、經濟和社會秩序所造成的破壞,已響起了長長的警號,令人擔心香港會否變成示威之都、亂事之都和暴力之都,損害營商環境。
大家都是香港人 停止對立再出發 (張俊勇) – 評論文章
中國社科院早前公佈2018 年中國城市「綜合經濟競爭力」報告,調查報告指出首三位的競爭力排名依次為深圳、香港及上海。然而,筆者十分憂慮近日香港的社會狀況,部分人企圖煽動青年人的情緒,動員青年參與各種「不合作運動」,長此下去,香港整體經濟或被拖垮。
擁護法治 堅定前行 (林健鋒) – 評論文章
由反對修訂《逃犯條例》引起的一連串政治對抗行動,通過個別傳媒和社交網站的發酵,已變成一場場暴力紛爭,一發不可收拾;示威者屢屢非法佔領道路、與警方發生衝突,衝擊立法會、以暴力去宣泄不滿。這些激進人士不尊重法律及其他人的自由,若社會繼續縱容其行為,將嚴重損害香港的核心價值。
教育局假諮詢 漠視通識科弊病 (梁美芬) – 評論文章
前特首董建華日前承認其任內推行的新高中通識科是造成現時年輕人問題的原因,形容通識科失敗。教育局官員立即反駁說未見到有實質證據,時任教統局局長羅范椒芬亦辯護,說要不是有通識科教年輕人明辨慎思,可能會有更多人上街反政府。筆者非常欣賞董的勇氣和承擔,請其他有份設計、推行新高中學制通識教育科的官員和專家平心靜氣,看看通識科推行十年來,實際上在教與學兩方面出了多大問題。
放下爭端重新出發建設香港 (張俊勇) – 評論文章
政府已宣佈暫緩《逃犯條例》修訂工作,圍繞修例的爭端,至此應該結束。香港素來尊重自由、法治,多元包容,可是,最近一些示威者卻圍堵警察總部、政府總部等,其非和平行為實在讓人感到痛心。這些天經過立法會大樓、政府總部外,看到公共建築物被示威者以噴漆塗上辱罵字句,不禁輕歎:這還是我們認識的香港嗎?
堅拒暴力 守護香港 (丁煌) – 評論文章
2018年,我們曾經為香港連續24年蟬聯「全球最自由經濟體」而高興。《2018全球財富報告》指出,香港成人平均財富排名全球第14位,達約191萬港元。香港今天所擁有的是由數代人勤奮與智慧積累下來。財富之外,港人享有《基本法》賦予的各項權利與自由,包括集會、遊行、示威及言論自由。
香港人一條心 (林建岳) – 評論文章
在中美貿易摩擦的陰霾下,今年本港整體進出口貨值持續錄得下跌。據政府統計處公佈,5月份本港整體出口貨值按年下跌2.4%,連跌7個月;進口貨值按年下跌4.3%,亦連跌6個月。然而,5月份的跌幅按月有所收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