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教局迴避通識核心問題 有姿勢無實際 (梁美芬) – 評論文章

教育局日前宣布會為通識科教科書出版商提供專業諮詢服務, 看似終於願意為通識科的問題承擔起些許責任,檢視教科書的內容;但專業諮詢服務屬自願參與性質, 並非所有出版商都參與,學校日後仍然可以使用教育局建議名單以外的教科書,或者自行編製校本教材,實際作用不大,更完全迴避了社會要求改變通識科必修、必考、必答(三必)的聲音。

通識科作為高中的必修必考科,教育局絕對有責任檢視教科書內容是否真確中肯。要做到這一點,起碼要落實教科書送審。在此之前,局方有責任主動檢視不參加計劃的教科書,不能等到公眾投訴才出手。

通識科是一眾未成年中學生必修、必考、必計分的學科,它的問題在於重點課程設計過於廣闊,是否真的適合心智未成熟的中學生?筆者跟進通識科問題已有10年之久, 根據我的經驗,家長和學生要投訴老師課堂上的言論,實在非常困難,亦會在取證及投訴過程中受到學校的極大壓力;對於課程範圍和考核方式的批評,教育局會用層層機制和「教師專業自主」做擋箭牌。投訴教科書內容失實偏頗,是公眾最容易掌握實質證據去投訴的一個問題,因為課本有白紙黑字,過去一旦出了問題,教育局和學校亦可將責任推給出版商。由此可以看得出,教育局根本無意觸碰通識科的問題核心,推出專業諮詢服務想堵住批評聲音,這種「志只求易,事事避難」的心態,實在要不得。

檢討必修必考必答 刻不容緩

通識科的初衷,是要培養學生的多角度思考和批判思維。但課程太廣太闊,猶如漫山放羊。老師教授空間極大,高中課時多達250小時,未成年學生沒有紮實的基本知識,被迫「未學行,先學跳」,單憑碎片化、經剪輯的資訊,就要對事情加以批判,未能做到真正的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龐大的課時,也讓一些別有用心的教師在課堂散播激進偏頗及反社會的政治思想。通識科不應該是未成年學生必修必考的科目,應還他們真正選擇權,真正令學生開心學習。檢討「三必」,刻不容緩,這才是通識科的問題核心所在!

(刊於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