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增加土地供應解民之困 (陳亨利) – 評論文章

香港的土地問題橫跨幾代人,經濟民生統統受影響。近日特首林鄭月娥指出,重中之重的房屋土地問題將會在《施政報告》中和大家交代。特區政府一直在解決這個深層次矛盾上作出承擔,提出多元化建議。我曾多次在報章提倡,特區政府應多管齊下增加土地供應,建立土地儲備才是治本之策。

近年來,特區政府採取多種手段抑制房產投機、增加土地供應,其中包括增加公營房屋的供應比例。過去亦曾引用過《收回土地條例》來收回土地用作公眾利益,事實證明,方法可行,且所使用的時間亦較短,除了可以增加住宅方面的供應量外,對增加經濟用地也有直接的推動作用。然而,這都是短期措施,始終都是杯水車薪。利用填海等方法創造大片新土地,為新社區作出完善規劃,才能長遠解決根本性問題。

安居樂業的願望,必須要有社會穩定這塊基石,才可以實現。眼看香港當前局勢,不單止破壞社會秩序,對整體經濟的影響逐漸浮現,筆者感到十分痛心。周六日行過銅鑼灣購物區,不難發覺行街購物的人少了,甚至有售貨員出盡力向我推銷,希望我在淡市中「支持一下」。好似財政司司長陳茂波的講法,對中小企或行業正處於當風位的打工仔,經濟颱風現時已是八號甚至十號風球。

暑假本是旅遊業傳統旺季,8月上半月卻按年跌三成,9月份的數字預計更差,酒店無人住,導遊無開工,餐飲拍烏蠅,經濟下滑的警號嗡嗡作響。旅遊業支撐住數十萬打工仔的飯碗,他們大部分需要照顧家庭,現在手停口停,亦有導遊指被旅行社拖欠接近30 萬元酬金。假若動亂持續,商家迫於無奈收縮經營,員工放無薪假,一時三刻可以靠儲蓄捱過,或者由家人支撐,最終經濟颱風難免覆蓋各行各業,整個香港要一齊埋單。

香港過去多年建立的基業深厚,我們享受着累積下來的發展成果,這一切絕對與祖國的支持密不可分,社會穩定繁榮更並非理所當然。筆者認為止暴制亂是刻不容緩,安穩的生活環境、營商環境是我們的共同願望,期望特區政府在新一份《施政報告》,以「做實事」為宗旨,主動作為,解民之困、解社會之困。

(刊於文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