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研究
啟明街樓宇的修葺工程 – 質詢 (梁美芬)
據悉,屋宇署於二○○九年十月向土瓜灣啟明街51號一幢唐樓的業主發出修葺令,令他們修葺該樓宇的外牆、公用地方及喉管。屋宇署於二○一○年初又發現該樓宇的懸臂式平板露台出現問題,因此向業主發出法定命令,葺令他們安排詳細勘測。屋宇署其後將該樓宇納入「樓宇更新大行動」,而有關業主每戶支付了約17,000元費用進行修葺工程。工程在二○一一年十月完成。然而,今年八月(即工程完成後不足兩年),屋宇署卻基於該樓宇的露台構成即時危險,向法庭申請並獲批封閉令,把該樓宇封閉。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自由民主應建基在憲制基礎 (梁美芬) – 評論文章
近代中國慘遭列強欺凌,英國人強搶香港,期間,中國內地天翻地覆,好不容易才振作起來,不用再受外侮。一個背負着如此沉重歷史包袱的國家,很自然對列強的干預格外警覺。因此,回歸以前,不但港人憂慮前途,其實中央也是摸着石頭過河,既考慮自身情況,想給港人最大信心…
阿基諾應及早回頭是岸 (張華峰) – 評論文章
菲律賓人質慘劇事件,發生至今已經超過三年了。最新的發展是,馬尼拉市議會通過決議案,授權馬尼拉市長向特區政府、受害者及其家屬表達「誠摯道歉」,並由馬尼拉華裔市議員洪英鐘負責將此信息帶到香港,本來可望為解決人質事件,帶來一點曙光。
當機立斷訂定人口政策 (林健鋒) – 評論文章
由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領導的人口政策督導委員會,昨日推出諮詢文件,為香港結構性的人口問題,找尋出路。焦點之一,當然是落在應否輸入外地勞工這個敏感議題上。諮詢文件引述政府最新的數字指,部分行業面對嚴重的勞工短缺問題…
律師的法律教育及授予資格要求 – 書面質詢 (石禮謙)
檢討香港法律教育及培訓督導委員會在二○○一年八月發表報告,建議停辦深造資格課程(即法律專業證書課程),並建議設立一個獨立機構,為尋求成為香港大律師或律師的法律學士提供實務職業課程,而有關課程較宜在自設校舍授課。與此同時,香港律師會建議以一項新的律師資格考試,用以取代正營辦法學士課程及法律專業證書課程的三所大學(即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及香港城市大學)所舉辦的考試。
粉嶺公路的路面擴闊工程 – 書面質詢 (梁君彥)
粉嶺公路的路面擴闊工程進行期間屢次發生車輛撞向路旁水馬的交通意外。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有關工程由開始至今,粉嶺公路發生了多少宗交通意外及所引致的傷亡數字;及有否在每次粉嶺公路發生交通意外後,檢討各項臨時道路設施(例如檢討擺放水馬的位置),以期減低意外再次發生的機會;如否,原因為何…
薪俸稅繳稅安排 – 書面質詢 (林健鋒)
在一般情況下,稅務局會要求納稅人在每個財政年度的第九個月及第十二個月分兩期繳交薪俸稅。第一期稅款金額為上年度應繳稅款的餘額(即應繳稅款減去已繳納的 該年度暫繳薪俸稅(暫繳稅)所得的餘額),加上現年度暫繳稅的75%。第二期稅款金額為現年度暫繳稅的25%。有意見認為,暫繳稅在第一期稅款中繳交的比 例過高,以致部分納稅人須繳交相當於一個月薪酬的稅款,因而面對財政壓力。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期望教育界還有辯論空間 (梁美芬) – 評論文章
拜讀十月十四日《教協報》企圖以政治壓力,要求本人道歉,實在萬分無奈。其實,筆者早在九月二十八日的《再談通識科》、十月十二日《訴諸情緒無助通識科討論》講清楚,但教協視而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