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慎防後有追兵 (張華峰) – 評論文章

雖然本港不時均會有輿論批評香港的經濟出路過於狹窄,不應偏重於金融地產等龍頭行業,這本來都是無可厚非,因為尋求香港經濟多元化發展,始終是一件好事。只是,在新的優勢還未建立起來之際,如何保住現有優勢,我認為是不容大家忽視的,尤其若我們看到有深圳中環外號之稱的「前海現代服務業合作區」(下稱前海)的發展,就不免令人感到有點心寒。

法團管理細緻如烹小鮮 (梁美芬) – 評論文章

買樓置業可是不少香港人的人生目標,也可能是一生中最重要的決定。當「擁有」物業之後,自然就會衍生出「管理」的需要。即使是已經成立了法團的樓宇,或是擁有幾千戶、數十座的現代化大型屋苑,其實同樣會碰上不少管理上的難題,令圍繞小業主、法團、管理公司,以至發展商之間的爭拗不斷。

拓環保產業 速設路綫圖 (盧偉國) – 評論文章

財政司司長在財政預算案中已宣布預留資源,落實本年度施政報告提出的環保措施,一方面動用100億元,資助淘汰高污染柴油商業車輛;另一方面為「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注資50億元,支援社區環保活動。盡管如此,本港環保政策與市民和業界的訴求與願景相比,仍有頗大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