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奶粉荒」莫變政策市 (張華峰) – 評論文章

政府因應早前出現的奶粉荒問題,匆忙於本月1日推出修訂《2012年進出口(一般)(修訂)規例》,嚴限攜帶奶粉出境的數量,違例者一經定罪,可被罰款50萬元及監禁兩年。有關措施,在議會內外,以至遠至北京,都引發了一場小風波。

內地的《環球時報》早前便曾發炮,批評特區政府限帶奶粉出境措施反應過激,「為幾罐奶粉祭出監禁,出手未免過重,……不知道是不是內地的支持把香港人變得對掙錢懶惰和不敏感了」,「滑稽地規定一系列針對向內地帶奶粉的懲罰措施。」內地有此負面反應,大家都不難理解。因為內地人都會覺得,香港特區政府只會向中央拿好處和利益,對於內地居民卻毫不關心、自私自利。

新例未能杜絕水貨活動

本來,保障本地居民利益,保障本地嬰兒有充足的奶粉享用,是無可厚非的,也是特區政府應有之義務,問題是應該採取甚麼對策而已。但為了多帶幾罐奶粉,要對內地同胞,又拉又鎖,這種手法我是不能認同的,也對新例的實施表示有保留。

事實上,新例一出,不但未能杜絕水貨客的活動,更有報道指水客集團魔高一丈,變陣改為採用人海戰術,大肆增聘水貨客,每人每日合法帶兩罐奶粉北上,招聘對象包括大批以不法渠道取得商務簽注的內地人,數量據稱有3000多人。

而所謂的奶粉荒,其實說來說去都是個別品牌的問題。但港府卻為求掌聲,不惜破壞本港一向引以為傲的自由貿易精神,才是問題的癥結所在。今日禁奶粉,明日禁尿片,名單可以沒完沒了。而政府這有形之手,也就會無所不在,對香港的國際形象打擊至大,亦會令我們的投資環境充滿變數,令人擔心香港巿場內地化,變成為一個政策巿。

破壞自由貿易精神

特區政府官員連日來為限帶令而引發的中港矛盾急降溫,推說這是嚴峻時期逼不得已的產物。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高永文便一味強調奶粉供應未穩定,擔心一旦取消限制,「奶粉荒」會重臨。但到底為何會出現所謂的奶粉荒?當局究竟對個別出現供應問題的奶粉供應商,採取了甚麼實效的應對措施,公眾都不甚了知。要是當局一味貪圖方便,以為開了服止痛餅,就當把問題解決,不肯從根源解決問題,未免令人內心慌張。但願我們的官員敢於面對,拿出徹底根治問題的良方。

(刊於  經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