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靜思考「佔中」如何和平結束 (盧偉國) – 評論文章

「佔中」行動至今已擾攘了20多天,很多市民的日常生活、甚至連生計都受到波及,社會上反「佔中」的聲音十分強烈,而「佔中」行動卻並非如發起者所說的愛與和平、非暴力,不但所佔領的地區超過發起者先前的預告,由「佔中」變成佔金鐘、佔旺角、佔銅鑼灣,場面更明顯失控,不但未有短期內得以和平解決的明確跡象,而且非理性、甚至暴力衝擊的場面不時發生,事態的發展令人深感憂慮。

不容佔中繼續撕裂香港 (張華峰) – 評論文章

佔中運動一發不可收拾,至今已二十多天,近幾天旺角街頭再度失控,佔中示威者一次又一次暴力衝擊警方防線,引發混亂與衝突。單是上周五晚上的衝突,已有十八名警員受傷,他們有的被激進分子用雨傘刺傷、有的手腳脫臼等等。儘管如此,前線警察依然堅守崗位,盡心盡力維持香港的秩序,守護香港法治的基石,這種專業敬業、任勞任怨的行為,值得我們敬佩和表揚。

珍惜法治與自由 (梁美芬) – 評論文章

中國自從改革開放後,經濟、社會發展急速起飛,國民生活素質進一步提升,這都是從一小一小步演變出來。一九七九年成立經濟特區以來,鄧小平採取漸進式務實政策發展中國經濟,有了著名的「黑貓白貓抓到老鼠就是好貓」的論調。從歷史上,以上例子說明任何一個國家的成功,最好是通過和平演變。只有這樣才能為人民帶來長遠福祉。

讓爭議從街頭回到議會 (林健鋒) – 評論文章

佔領行動已經有二十日,市民生活固然大受影響,更令人難過的是社會撕裂所帶來傷痕,絕非短時間內可以瘉合。過去一段日子,香港街頭不時出現激烈的衝突場面,甚至有人受傷,不同人士亦各懷不滿。但必須緊記,不論甚麼立場,香港人都是一家人,務必保持冷靜,不要彼此懷恨。

香港政改的歷史任務 (梁美芬) – 評論文章

8月31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全票通過了香港政改決定,筆者相信大多數理性務實的香港市民均會歡迎決定,因為該決定證明中央對在香港實現行政長官普選的決心是堅定不移的,更意味着香港五百萬選民距離「一人一票」選出行政長官又邁進了一大步,由量變到質變。

撇下政見分歧 勸喻學生撤離 (梁美芬) – 評論文章

近日每次看到電視的畫面,內心就十分難過。二十五年前經歷的悲傷彷彿又重現眼前——運動瀕臨失控、佔領發起人仍在鼓動學生,學生被推到台前,罷課後受形勢所逼沒法撤退,警察成為磨心。但總有些發起人對示威者及學生說事態不是那樣嚴重云云,叫學生留守不能撤退。

維持穩定 回歸秩序 (林健鋒) – 評論文章

「佔領中環」終於無可避免地發生了。情況已超乎組織者當初的預計,甚至達到了不可控制的地步。市區核心地帶主幹道被佔領,引起市民不便,附近的公共服務、商鋪經營、居民生活紛紛受到影響,若情況長時間持續下去,不但香港的經濟受到損害,國際形象亦會嚴重受挫,最終需要承受苦果的恐怕是全體香港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