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訂人口政策規劃須兼顧質與量 (盧偉國) – 評論文章

關於人口政策,今年的《施政報告》在第八段和第八十八段有提及,但點到即止,可能因為目前《集思港益》的人口政策諮詢正在進行中,至本月二十三日才結束。當然,人口政策與特首的各項施政重點,包括長遠的土地及基建規劃、長遠房屋策略等,都有密切的關係。

修改《選舉條例》有利促進選舉 (梁美芬) – 評論文章

早前法院作出裁決,法官信納前區議員梁偉權未在刊登選舉廣告之前取得支持者的書面同意書屬違規失誤,選民並沒有被誤導,並認為梁偉權沒有任何故意欺詐或誤導選民的行為,亦沒有牽涉任何種票行為,因為梁偉權事實上已得到該批支持者的口頭同意,遲交書面支持同意書是梁偉權監管上的失誤。法官判梁罰款,並形容這是一次「不幸事件」。

兩會有感 (林健鋒) – 評論文章

今年的政協會議,委員發言較以往更積極,不少委員都就着國家發展,以至香港問題,發表意見。香港正值政改諮詢的關鍵時期,我在一次小組會議上指出,香港部分人士對政改的建議,可能不符合《基本法》,如果無人出來指正,「講多幾句就可能變成真,這非常危險」。因此,我期望社會各界能夠多了解《基本法》,特區政府亦應廣泛推廣《基本法》。

中央的「三點希望」(林健鋒) – 評論文章

三月是全國兩會召開的時間,會議既總結國家過去一年的發展狀況,亦對未來面臨的挑戰和發展目標作出預判,從而集思廣益,令國家的發展穩步前進。作為港區全國政協委員,在參與國家事務的同時,向國家領導人反映香港發展的具體情況、研判形勢,也是我們必須肩負的責任。

抓緊光陰提升競爭力 (林健鋒) – 評論文章

隨着香港人口老化,勞動力減少,政府開支將會超過收入,最快可能在七年後開始出現結構性赤字。政府入不敷支,勢必會影響到香港的營商環境及民生需要,不利經濟發展,亦會削弱本港競爭力。然而,社會期待政府有更大承擔,故此我們只有繼續創造財富,才能有足夠的財政收入維持香港人的生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