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政改關乎全港 莫論個人得失 (林健鋒) – 評論文章

全國人大常委會為二○一七年特首普選定下框架後,社會焦點集中在框架的「鬆」與「緊」問題,泛民更指人大為普選「落閘」,即使政改方案未出台,便揚言要否決。我則認為,香港由一千二百名選委選特首,到五百萬人選特首,是中央的「開閘」方案。泛民應放眼未來,而非盲目反對。

泛民有預設立場

誠言,人大常委會的決定非常合理。在政改的原則性問題上,中央必須有鮮明立場,絕不會表現得曖曖昧昧,以免讓人存有幻想空間。更何況,特首普選涉及國家安全及香港長期繁榮穩定,《基本法》亦訂明中央在香港普選問題上的角色。因此,這不是「鬆」與「緊」的問題,而是「原則」與「法律」問題。

令人遺憾的是,泛民往往喜歡擺出政治姿態,以對抗代替對話,拒絕有商有量。即使第二輪政改諮詢尚未展開,即使政府未提出政改方案,他們便揚言必會佔領中環,必會在立法會否決方案。未聽民意就有預設立場,似乎是太武斷了!

現時是香港民主發展的歷史性時刻,連月以來,不同機構進行的民意調查均顯示,大部分市民希望二○一七年能夠一人一票選特首,部分人表明即使將來的政改方案不夠理想,亦有改善空間。倘若泛民執意否決政改方案,最終令香港無法如期落實普選,那麼失望的,將會是普羅大眾,而否決方案的議員,必須承擔歷史責任。

斷送年輕人前程

人大定出普選框架後,泛民繼續發動佔領中環,有激進青年團體更發起罷課,煽動年輕人以可能違法的手段抗爭。我反對學生罷課參與佔中,因為佔中除了會窒礙學業進度外,更可能牽涉違法行為,斷送年輕人的前程。

記得佔中發起人戴耀廷曾表示,不鼓勵未成年人士參與堵塞馬路等公民抗命行為,但近月的形勢,佔中似乎已由原先計畫的成年人主導,演變成由年輕人牽頭,如果最終導致大批學生被捕、受傷,那麼應由誰負上最大責任?

落實特首普選,既是《基本法》規定的目標,也是中央的莊嚴承諾。

雖然在現時的政治氣氛下,香港要通過政改方案的難度甚高,但這並非代表沒有希望。關鍵是泛民以香港整體利益為依歸,抑或計較政黨得失與個人榮辱。

(刊於  星島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