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廿八載 團結創未來(林健鋒) – 評論文章
回歸,霎眼28年。在中央堅實支持、特區實務領導和各界不懈努力下,我樂見香港在多個領域均取得佳績——被評為「全球最自由經濟體」、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穩居全球第3、世界競爭力重回三甲,高等教育水平持續領先……這正正是香港「由治及興」的寫照。
回歸,霎眼28年。在中央堅實支持、特區實務領導和各界不懈努力下,我樂見香港在多個領域均取得佳績——被評為「全球最自由經濟體」、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穩居全球第3、世界競爭力重回三甲,高等教育水平持續領先……這正正是香港「由治及興」的寫照。
特區政府近年銳意推動香港旅遊業,提出重新規劃紅磡站周邊及海濱用地,以及啟德發展區的旅遊文化項目。這些地區均具同樣的地理優勢,坐擁維多利亞港景致,具潛力成為香港旅遊的新地標。
2025年5月30日,國際調解院公約簽署儀式在香港隆重舉行,筆者有幸在現場見證這一歷史時刻。外交部長王毅在致辭時表示,相信國際調解院這顆新星將與「東方之珠」共同成長,交相輝映。
2025 年全球加密貨幣市場出現重大變革!先說本港,5月21日,立法會通過《穩定幣條例草案》,並於8月1日正式實施,為加快推進金融科技發展踏出重要一步。
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主任、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在香港國安法公布實施5周年論壇作主旨致辭,就維護國家安全提出「五個必須」,激發了香港各界維護國安、愛國愛港的責任感和信念感。
6月30日是《香港國安法》公布實施5周年的正日子。我們經歷過非法「佔中」、「旺角暴亂」、「黑色暴亂」的動盪時期,看到了國安法「一法定香江」的重大改變,展望一法「興」香江的未來前景,實在是感觸良多。
2025年6月30日,我們迎來香港國安法實施5周年的重要里程碑。回首五年前,香港陷入「黑暴」肆虐的泥淖,法治核心價值遭受前所未有的衝擊,暴徒橫行街頭,肆意破壞公物甚至襲擊政見不同的市民,連立法會大樓亦遭殃受損。
耗資龐大的「明日大嶼」填海計劃一再延後,開工無期,政府卻始終未有表態是否擱置計劃。當前政府財政壓力沉重,土地市場氣氛不明朗,正是審視計劃去留的關鍵時刻。
國際局勢波譎雲詭,如何審時度勢、把握機遇,已成為香港當前面臨的重大課題。第七屆立法會在國家安全、經濟發展和地區治理等方面務實有為,既為香港鞏固優勢、強基固本,亦增強香港發展動能。
北部都會區是香港未來重要的發展引擎,提速提效發展北部都會區是重中之重的任務。然而,除了要拆牆鬆綁,加快北部都會區土地開發和建設,發揮香港國際化的優勢,積極「招商引才」,吸引企業及人才落戶北部都會區亦是刻不容緩。鄰近國家為了招攬外商都使出渾身解數,我昨在政府新一份《施政報告》的諮詢會上,亦向行政長官李家超建議,為在北部都會區指定地區投資的企業提供5年免稅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