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延誤的啟示 (林健鋒) – 評論文章

最近兩星期,廣深港高鐵工程的延誤引起了社會各界關注。如今工程遇到不少困難,造成延誤九個月,已是不爭的事實。港鐵的處理手法以及政府的監督工作,固然存在不足之處;但更令人費解的是,港鐵與政府對工程的難度以及多項客觀因素的影響預判不足,應變緩慢。

台灣自己倒米 (梁美芬) – 評論文章

三月十八日,台灣數百名反服貿學生衝入並佔據立法院;三月二十三日,部分學生突然衝入行政院,逼令警方清場,雙方發生流血衝突,造成多人受傷;四月十日,反服貿學生正式撤出立法院,佔立院風波暫告一段落。台灣反服貿運動是反面教材,值得港人引以為戒。

同股同權不容混淆視聽 (張華峰) – 評論文章

當業界以為阿里巴巴上市棄港赴美,「同股同權」這個議題可以暫且擱下之際,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仍未有放下,上周初在其網誌上再度就這個議題發聲,更質疑「同股同權」並非普世價值,李總裁以這種方式混淆視聽,最終亦要急急腳再發文澄清引用例證失當,足以顯示李總裁在力撐改變「同股同權」方面黔驢技窮!

均衡參與避免民粹 (林健鋒) – 評論文章

好事多磨的立法會上海訪問團終告圓滿完成。在政改諮詢即將結束的關鍵時間,普遍市民都將這次訪問團的重點,放在民主派與中央官員就普選問題交流意見之上。雖然一次會面未能解決問題,但這次會面卻為日後政改討論打開了理性溝通的大門,相信通過各方良性互動,能推進香港達致普選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