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先機 你抓得住嗎?(梁美芬) – 評論文章

「一帶一路」是一項由國家牽頭的大型新興經濟體概念,貫穿歐非大陸,連接東亞及歐洲經濟圈,中間的腹地國家擁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在現今世界經濟漸趨融合發展的大趨勢下,區域合作更是一個先機。在國家的牽頭下,沿綫國家可以開展多層次、多渠道的溝通方式,推動全面的多邊、雙邊國家、區域、經濟體合作。各行各業可以藉着「一帶一路」的平台,更加容易打入當地市場。

全城一心合力抗「鉛」(林健鋒) – 評論文章

「鉛水」危機下並非互相究責的時候,社會應給予政府空間處理,讓獨立調查委員會在不受政治干擾的環境下開展工作。反對派議員堅持由立法會運用權力及特權法調查事件,不但會令調查蒙上政治色彩,時機亦不恰當,對受影響居民亦無實質幫助。香港多年的發展軌跡告訴我們,只要團結一致,從危機找出契機,就能克服眼前的挑戰和難題。

網絡雙刃劍 言行應謹慎 (林健鋒) – 評論文章

隨着網絡社交媒體興起,很多人都會在網上發表意見及轉載資訊,雖然帶來方便,但亦帶來新的問題。今年四月,一位台灣女藝人自殺身亡,遺書提到她難以忍受網絡上的批評,最終選擇輕生;早前台灣粉塵爆炸案,八仙嶺山火生還者張潤衡亦因探望傷者引發爭議,甚至被指是當年山火的原兇,最終在壓力下辭職及道歉。

啟晴鉛水事件:危機處理的試金石 (梁美芬) – 評論文章

特區政府經常標榜香港是世界上食水最安全的地區之一,水務署一向不鼓勵巿民使用住宅用濾水器,因為一旦保養不當,濾水器反而會成為細菌溫牀。至於啟晴邨,則是近年最受歡迎和好評的新落成公屋,當時獲派啟晴邨公屋的街坊都說猶如中頭獎。偏偏,在香港這個食水安全之都的「公屋王」啟晴邨,食水含鉛量竟然超標,更禍不單行發現有居民患上退伍軍人症,弄得人心惶惶。

民生無小事 (李志強) – 評論文章

區議會工作繁重,除區議會大會外,尚有房屋事務、交通運輸、社區事務、康樂文化、地區設施管理、行政及財務等六個委員會及其下約20個工作小組筆者均有參與,因此必須要全職投入工作。定期到區議會出席各類會議後,筆者會回辦事處接見市民及處理區內的大小問題,辦事處內職員也會接聽街坊投訴及作出跟進。

抓緊新機遇 踏上新台階 (林健鋒) – 評論文章

回歸十八年了,可是部分社會人士的人心仍未回歸,更沒有正確認識《基本法》和「一國兩制」。民陣日前發起的「七.一」遊行,竟以修改《基本法》為主題,縱然不少泛民議員表明難以認同,但仍舊參與其中,可見激進勢力抬頭,溫和派被逼牽着鼻子走,卻又苦無對策。

勿輕言修改《基本法》(梁美芬) – 評論文章

政改之後,大家仍然到處見到「公民提名,必不可少」的口號。泛民有人焚燒《基本法》、噓國歌,要求修改《基本法》,甚至要討論二○四七年後的香港憲制問題。反對派中更多是要求重啟五部曲。泛民也顯得十分焦急,因為他們曾告訴巿民「否決政改」,就是否決人大「八.三一」決定。此等謊言很快會被識破。